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资讯 > 文章内容

新版医保DRG/DIP付费分组方案看点

作者:新华网发布时间:2024-07-24 15:31浏览:

为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国家医保局23日发布《关于印发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确保2025年起各统筹地区统一使用分组版本。
 
  新版付费分组方案有哪些看点?将带来哪些影响?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
 
  看病就医“打包付费” 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
 
  医保支付方式是医保经办机构向医疗机构支付费用的具体方式,包括按项目付费、按床日付费等,不同方式对临床诊疗行为有不同的引导作用。DRG/DIP支付方式通过对疾病诊疗进行分组或折算分值,实行“打包付费”。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介绍,截至2023年底,全国九成以上统筹地区开展了DRG/DIP付费,通过改革,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更加规范,平均住院日缩短,节省患者就医费用和时间成本。
 
  “我们医院2023年南京市医保患者平均住院日为5.75天,三年间下降17%,且全年呈现平稳下降趋势。”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宋宁宏说。
 
    随着改革推进,一些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反映现行分组中有少数组别不适应临床发展。为此,国家医保局进行动态调整,推出DRG/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
 
  根据通知,原则上,2024年新开展DRG/DIP付费的统筹地区直接使用2.0版分组,已经开展DRG/DIP付费的统筹地区应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切换准备工作,确保2025年起各统筹地区统一使用分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