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国家组织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将于本月完成在全国各省份落地。
白内障目前是世界首位致盲性眼病。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是80%。人工晶体作为白内障治疗耗材之一,集采后将显著降低患者负担。
赖小林四年前双眼被诊断为并发性白内障,当时她花费1.7万多元为左眼植入人工晶体。这次人工晶体国家集采7月初在湖南落地后,赖小林专程过来给另一只眼做了白内障手术,右眼视力从0.08恢复到了1.2。
患者 赖小林:我的右眼植入晶体是同样的质量、同样的厂家,医保报销之后只要用个人自付5400元。
医生告诉记者,人工晶体是白内障等眼病手术支出“大头”,集采前,约占治疗费用的近八成。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 谢梅芬:集采以后人工晶体有些从2万多元降到了1万多元,有些从1万多元降到了几千块钱,但是这个品质是没有降低的。
目前,国家组织4批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覆盖心脏支架、人工关节、脊柱、运动医学、人工晶体5大类耗材。改革推行以来,相关领域患者负担明显减轻。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李楼村村民 李树森:我白内障已经好几年了,做这个手术才花了600多块钱,我做完手术以后觉得看东西特别清楚,我真是觉得得到实惠了。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市民 谢富财:股骨头坏掉了要动手术了,以前人家讲要七八万元。医生讲现在有医保,有集中采购,这个政策真的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