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资讯 > 文章内容

管窥四川县域医共体建设:如何破解医疗资源不均衡难题?

作者:中国新闻网发布时间:2024-07-16 14:31浏览:

7月中旬,位于四川省米易县人民医院的一间放射影像诊断中心内,全县14家医疗机构的放射影像源源不断传送过来,10余位不同医院的影像医生一起在电脑上阅片,并迅速回传报告。这一幕,成为四川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缩影。
 
  四川人口众多、地域宽广,是医疗需求大省,但长期以来优质医疗资源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医疗服务能力差距较大。近年来,四川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简称县域医共体)建设,保障民众就近就便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位于该省西南的攀枝花市米易县,几年前开始组建“米易县医疗集团”,将三家县级医疗机构、11个乡镇卫生院、154个村卫生室纳入医共体一体化管理。
 
  “在米易县医共体的建设实践中,逐步实现了人员、编制、岗位、经费、管理、药物、财务、信息统一管理。”米易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中新网记者,其中最难的是编制、岗位、人员统一。在实践中,米易县把乡镇医疗机构285个人员编制全部集中,最终确定医共体编制总量871名,并允许实施“员额制”人员管理,核定员额数1053名,“医共体内部锁定人员编制,实行岗编分离,因事设岗、因岗定人、以岗定薪,实施人员统一使用、合理流转。”
 
  记者在放射影像诊断中心看到的一幕,正是“人员统一使用”的生动写照。据了解,该中心整合医共体所有成员单位放射学科人力资源,医师组24人负责阅片和出具影像检查报告,技师组31人分别派驻各成员单位工作,负责医学影像数据的采集、后处理、传输以及设备的日常维护。
 
  “不管人员以前来自哪个医院,绩效在这里实行统一核算,同岗同酬。”米易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米易县医共体放射影像诊断中心主任朱永高说。
 
  正在阅片的影像诊断医生李晓霞来自米易县中医医院,她说,如今在放射影像诊断中心工作,每天能接触到更多复杂疑难病例,“专业技术提升很快,待遇也比以前有所提高。”
 
  朱永高告诉记者,放射影像诊断中心成立以来,累计完成医共体分院诊断报告13万人次,为患者家庭节约费用1000余万元,让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也能享受县级优质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