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资讯 > 文章内容

“小托育”折射“大民生” 托幼服务与产假“无缝衔接”

作者:中国新闻网发布时间:2024-07-15 15:43浏览:

2024年7月11日是第35个世界人口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的我国的主题是“倡导良好家教家风,培育新型婚育文化”。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出台生育支持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目前,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初步建立。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省份普遍设立60天以上的延长产假,15天左右的配偶陪产假,5—20天的父母育儿假,各省份产假均延长至158天以上。
 
  我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持续提升,全国孕前检查率、孕期产前筛查率均达到90%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的筛查率均达到98%以上。与5年前相比,全国因出生缺陷导致的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降低30%以上。神经管缺陷、唐氏综合征等严重致残出生缺陷疾病发生率降低约23%。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持续促进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国家实施托育建设重大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16亿元支持48个托育综合服务中心、2万多个普惠托位建设。截至目前,全国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近10万个,托位约480万个。
 
  探索育儿补贴政策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除了建立支持生育的政策体系,近年来,各地还从实际出发,持续探索实施育儿补贴政策,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为了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支出负担,我国从2022年开始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2023年将扣除标准从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这段时间,成都市成华区税务部门联动街道办事处,走进医院、婴幼儿托育机构开展政策宣讲,推送“婴幼儿照护政策明白卡”和个人所得税App操作指南,帮助纳税人弄懂政策、学会申报。
 
  各地积极探索实施生育补贴制度。其中,云南、宁夏实现省级层面政策覆盖,云南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分别发放2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补贴,每年发放800元的育儿补贴到3周岁。宁夏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2000元、4000元的一次性补贴,对三孩家庭每月给予不少于200元的补贴至孩子满3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