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日获悉,图谱计划——全国近视防控真实世界研究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牵头,旨在通过全国至少100家医疗机构的参与,采集全面、真实的近视防控数据。图谱计划将绘制出近视防控在全国空间上的详细图谱以及各相关影响要素的数据图谱,为推动国家近视防控健康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据悉,在刚闭幕的BrightChina2024明眸中国近视防控大会上,大会主席、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许迅教授表示,本次大会旨在深化“医疗、预防、教育”融合,通过专题报告和展览,涵盖近视防控全周期管理,特别关注预防技术和模式创新。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姚克教授介绍,本次大会汇聚了全球顶尖专家,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推动近视防控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世界卫生组织视力、残疾和康复部门负责人Alarcos Cieza教授对记者表示,希望在应对近视挑战方面继续取得成功并开展深入合作。
大会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瞿佳教授详细讲解了近视防控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他指出,在过去六年间,中国在人工智能和信息化平台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推动了大规模筛查和健康照明等技术的国际推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认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标志着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迈入新阶段。王宁利教授指出,新版指南在2018年版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防、控、治"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控策略,覆盖从新生儿到成年人的全成长周期;重点包括远视储备保护、户外活动促进、遗传因素考量、延缓近视进展的多种措施以及对病理性近视的重视。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陶芳标教授强调构建综合防控措施的重要性,包括政策制定、技术创新和社区参与。他倡导建立全社会共同努力的防控机制,通过多方合作有效管理和控制青少年的近视问题。
天津市青少年防控中心王雁教授提出眼底检查和随访评估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具有重大意义,早期发现存在眼底改变的儿童可以早期干预,以预防其进一步进展,减少近视相关黄斑变性的发病率。这位专家指出,通过AI技术,可以完成三维空间模型的近视眼底图片配准,更加准确地定位病灶,极大便利开展随访。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周行涛教授在“高度近视高危因素研究”主题发言中指出,儿童早期严重近视的风险与母亲妊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