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24-07-02 15:27浏览:
次
从7月1日开始,美托咪酯等46种新精神活性物质,被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
6月16日,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谷子青看到这个新闻时有些激动。
今年初,他曾接触过一个案子,犯罪嫌疑人购买了300克据称为依托咪酯的白色粉末,随后制作成“上头电子烟”。其实,他也不知道白色粉末的真实成分。
最终,公安机关从现场查获的白色粉末中检测出美托咪酯等成分。2023年9月,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相关公告,将依托咪酯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依托咪酯列管前,如何定罪一度成为让公检法机关“头疼”的难题。去年10月1日之前,依托咪酯不属于国家规定的管制麻醉、精神药品,更不属于危化品。犯罪分子生产、贩卖此类非列管物质不受法律制裁,成为惩防此类行为的难点。
其实,美托咪酯的化学结构与依托咪酯极为相似,具有与依托咪酯类似的诱导麻醉和镇静药理作用。“用美托咪酯等作为替代品,也是依托咪酯被列管后,不法分子逃避打击的方式之一。”谷子青说。
类似美托咪酯这样的麻精药物被列管后,新型毒品还在不断“更新换代”。数月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位一线办案人员,了解麻精药品成瘾以及对青少年的危害,以警示更多青少年。
触目惊心的“烟熏”人生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王蓉辉认为,“上头电子烟”外表酷似普通电子烟,在依托咪酯列管前,一些青少年抱有好奇心,认为吸食既不违法,也不会成瘾,消费价格也不贵。
王蓉辉回忆,最早追溯到2020年前后,当时深圳警方在多起交通事故中,发现当事人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出现亢奋,经检测其体内竟含有依托咪酯成分。
随后,他调查发现,有的人吸食后会表现出和服用“摇头丸”后类似的兴奋,有的人容易昏昏欲睡,严重者会出现精神错乱、呼吸暂停等现象。
去年的一起案件中,涉事人员刚年满18周岁,在酒吧因吸食过量依托咪酯而出现意识模糊,在离开酒吧的路上晕倒送医。检测结果表明,罪魁祸首正是“上头电子烟”,其中含有依托咪酯成分。
亭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张红云了解到,不法分子大多会在网络平台上使用暗语和黑话进行线上交易,并利用快递送货到位,一些违法人员通过雇用“同城跑腿”“埋包”、现金交易等方式进行交易。
“吸食‘上头电子烟’往往都是从一个小圈子里蔓延开来的。”令张红云担心的是,涉事人员为一些年轻的“无业游民”,缺乏家庭监管和社会引导,心智不成熟容易被带偏,与社会闲杂人员混在一起,从自己吸食到四处倒卖牟利,一步步走向深渊。
张红云介绍,不同于一些传统毒品,“上头电子烟”的吸食呈现出聚众吸食的特征。在当地办理的一起案件中,4名犯罪嫌疑人将被害女性约至宾馆,并将普通电子烟更换成含依托咪酯的“上头电子烟”,趁其意识不清进行性侵。
“上头电子烟”生意经
“吸食了两口的烟,整个身体飘飘欲仙,觉得好神奇……”家住江苏盐城的马强(化名)向王蓉辉这样描述第一次吸食“上头电子烟”的感觉。
2023年3月,朋友杨乐(化名)向马强推荐“上头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