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资讯 > 文章内容

记者调查保健商品涉老骗局 “包治百病”宣传涉嫌诈骗

作者:来源:法治日报发布时间:2024-07-02 15:23浏览:

编者按

  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96亿,其中,约1.7亿人是网民。随着“银发经济”驶入了数字化的快车道,一些唯利是图的骗子也盯上了这块“大蛋糕”:在部分网络直播间,充斥着各类保健品销售话术,吸引了不少有健康焦虑的老年人高价购买;一些线上线下的讲座,宣称产品有治疗奇效,消费者买到手后查看说明才发现只是普通食品;还有人以“名医神药”的名头忽悠老年人,肆无忌惮地敛取不义之财。

  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多方位、多角度地守护好老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法治经纬版今天推出涉老年人养生保健权益专题报道,以期推动公众增强信息辨别能力,让老年人远离受骗,敬请关注。

  “吃半年就能年轻十岁,我妈竟然信了!”

  近日,四川自贡的代蕊(化名)向《法治日报》记者反映,她60岁的母亲在网上看到名为“长寿编码”的保健食品的相关宣传后,毫不犹豫下了单,并对其疗效深信不疑,还要“拉着外婆一起吃”。

  “吃了就能长寿?这种事一听就是假的,而且‘长寿编码’上的备案号在有关平台上也查不到。但我母亲却不这么认为,我们怎么劝也劝不住,目前她已经在这上面花了3万多元了。”代蕊说。

  现实中,像代蕊母亲这样对保健商品功能天花乱坠的宣传深信不疑的老年人不在少数。此前,有媒体披露多起向老年人兜售“健康管理仪”进行欺诈的案例,黑心商家向老年人鼓吹一款按摩仪能“包治百病”,导致多位老年人花费15900元购买此产品,甚至有人停用了医院建议服用的药物。而经市场监管部门调查,这款按摩仪只是一款普通的家用电器,出厂价为1880元。

  公开报道显示,近年来,类似“健康管理仪”等保健商品引发的涉老骗局层出不穷。一些不良商家精准拿捏了老年人对养生保健的需求,利用老年人获取信息渠道单一、对信息辨别能力不足、容易轻信他人的特点,忽悠老年人高价购买。

  受访专家建议,司法机关探索建立专门处理老年人涉诈骗案件的机构或团队,以便更专业、更快速地处理此类案件,并加强与市场监管、金融监管等部门合作,形成联防联控的治理格局。社区、家庭也要承担责任,社区建立机制对老年人被骗情形及时发现、介入,家庭成员则应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避免他们因为孤独、焦虑等原因上当受骗。

  “名医”背书保疗效

  不少老人深信不疑

  据代蕊介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母亲参加了一个线上健康管理讲座,被名为“卓然团队”的专家授课所吸引。“授课讲座特别正式,背景是‘演播厅’,所谓专家大讲特讲营养健康,而所谓金牌助理不断向老年人宣称课程非常抢手,报名从速。”

  在代蕊向记者展示的课程界面上,能够看到各种“名医”“名课”:高级研究员、高级营养师、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中西医健康管理师、中国人才库高级智库专家、霍尔福德教授重建自愈力传播课等。

  还有各种疗效宣传:怕得肿瘤吃长寿编码;老慢支,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睡眠差,排泄不通畅,长寿编码均可治;长期服用“绝无副作用”;营养吸收率为95%;抽烟喝酒都不是得癌症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抵抗力差,多吃长寿编码可防癌。

  除了长寿编码1号2号外,该团队还向老年人推销“包治百病”的益生菌、泡脚药,可以给身体排毒的黄精茶等各种养老保健商品。

  “很多老年人对此深信不疑,我母亲信誓旦旦地告诉我,卓然不会卖假产品的,你看看有那么多权威专家都说好。”代蕊无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