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资讯 > 文章内容

线下比线上贵一倍,国家出手治理药价

作者: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发布时间:2024-06-24 15:19浏览:

叮,叮,叮……6月12日傍晚,在北京市昌平区一家以线上外卖为主的连锁药店前台,不断响起外卖订单的提示,药店工作人员一直忙碌地装外卖药品。随着“618”的到来,各大电商平台开始进行降价促销活动。某电商平台的买药页面上显示“部分商品满149元减30元,热销爆款1元封顶”等内容。因为购买便捷、价格优惠,线上买药如今成了不少人的首选。

  近日,国家医保局下发《关于开展“上网店,查药价,比数据,抓治理”专项行动的函》(以下称“函件”)。据报道,函件已发到各地医保局,具体施行依照各省安排。

  该函件指出,以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为锚点,将省级集采平台挂网价格、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价格、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等各渠道药价,与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比对,发现异常高价,督促医药企业主动调整。这意味着,外卖、电商平台的药品价格,将成为药价治理的参照。

  多名受访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零售药店面临强监管是趋势。该函件一旦开始实施,将会对线下零售药店产生明显冲击。湖南省药品流通行业协会原秘书长黄修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该函件相当于“四同药品(同通用名、同厂牌、同剂型、同规格药品)”药价治理的延续,药品价格治理一直在进行中。

  摸清药品的真实底价

  今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在药价监管方面的行动不断。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发文,对照全国现有挂网药品价格形成的监测价,进行全面排查,到2024年3月底前,基本消除“四同药品”省际间的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

  3月,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施子海带队赴辽宁调研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管理等工作。施子海强调,要总结完善沈阳市、大连市探索通过线上方式,对定点零售药店线下价格比价的实践,方便患者选择经济性更优的药店,推进定点零售药店价格公示、监测与治理。

  前述函件指出,以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为锚点进行比价。原则参与比价的是同通用名、同厂牌、同剂型、同规格、同包装药品,必要时可运用差比价规则对不同规格、不同包装的药品比价。

  黄修祥认为,线上药店的价格更透明,这类药店为了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会把药品的价格压低。国家医保局此次发函,主要是想摸清药品的真实底价,而“即送价”比较能体现药品底价。即送价,即当日同城即时配送价格。去年,黄修祥曾做过一次小型调研,该调研针对湖南省一些大型连锁类零售药店的畅销药品。调研发现,整体上,线上、线下的同款药品的价格差区间已达到30%甚至更高。

  黄修祥表示,前述函件提到的比价,主要针对能进行医保购买、排名靠前的药品品种。他认为,尽管很多省级集采平台挂网价进行了四同药品的药价治理,价格相对比较透明,但由于供应商和医院的部分利益输送未完全切断,一部分“水分”仍可能体现在挂网价中。药品挂网价,即药品在全省药械集中采购平台的公示价格,供全省公立医疗机构采购。相较而言,线上药店药价,是在药品成本价基础上,加上了平台抽成费、骑手配送费等费用,这一价格可能更接近药品真实价格。

  对于集采药品,2020年,湖南、浙江、新疆等地先后出台规定称,药店销售集采的中选药,在中选价格基础上,最高只能加价15%。“有的地方加价15%,有的地方药店销售集采药不加价,按照当地挂网价销售,各地规定不太一样。”黄修祥表示,现在药品零售端的价格分化严重,一些和挂网价、集采价一致,一些会出现不同程度加价情况。

  记者注意到,对同种药品而言,线上的不同药店间、线上药店和实体药店间的药价均存在差异。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规格:5毫克 28片/盒)为例,一家实体连锁药店的销售价格为133.9元,京东平台某家线上药店6月13日的售价为67.62元,差额高达66元;另一家连锁药店中,该药物在线下实体店的价格,比该药店线上网店的价格贵10元左右。

  另一款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片,在某连锁药店北京的一家线下门店,售价为25.8元/盒(20片),同规格同种药品在其美团上的线上网店售价约24.1元/盒。不过,在另一电商平台上,该连锁药店的网店中,这款药10盒售价191元,相当于一盒19.1元。

  在黄修祥看来,线下和线上药店吸引的顾客群不同,二者间的“价格战”不可避免。黄修祥表示,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顾客到线下药店选中某款药后,不会在店内直接购买,而是直接在网上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