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民网-人民日报 孙
发布时间:2024-03-25 15:12浏览:
次
“大部分药品说明书字号太小了。”近日,本报收到江苏南通市老年读者黄洪章的来信。他在信中表示,一些药品说明书不但老年人看不清,年轻人也很难看明白。他还附了几份药品说明书,其中一张药品说明书上,1平方厘米竟印了42个汉字和标点。
黄洪章所说的药品说明书问题已经是个老问题。有人形容,药品说明书字小得“1粒米可以盖住4个字”。药品说明书除了字号太小,用语也过于专业化,让不少病患头疼。此外,目前几乎所有药品无论是外包装还是内标签均无盲文标注,视障病患更是无所适从。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民航总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孙瑞芳介绍,药品说明书是包含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等重要信息的法定技术文件。依据2006年6月实施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药品说明书应当包含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科学数据、结论和信息。尤其是药品内标签,根据规定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
“涵盖信息多,又只能写在一张纸上放进包装盒,字号大小难免受限。”孙瑞芳说,由于药品说明书是指导安全、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应包含安全有效用药所必需的科学信息,同时要求对疾病名称、药学专业名词、药品名称、临床检验名称和结果的表述采用国家统一颁布或规范的专用词汇,度量衡单位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所以会导致公众有看不懂的感觉。
实际上,患者最需要了解的是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及一些注意事项。不过,目前所有药品提供的都是同一版本说明书,并未区分读者是病患还是专业医护人员。“看不清、看不懂药品说明书,影响病人用药安全。”黄洪章建议,对药品说明书进行适老化改造,以方便老年病患。
有读者表示,以目前的科技水平,科学、规范、准确的表述和病患无障碍阅读并不冲突,药品说明书和标签完全可以做到二者兼顾。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学系教授王岳建议,可在药品说明书或标签上印上二维码。如果老年人看不清,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取大字的电子版。他还提出,应修改相关规定,把制作电子版说明书作为药品企业必须履行的强制性义务。通过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看不清说明书的问题。
药品说明书看不清、看不懂的问题,受到一些全国人大代表的关注。2023年5月,有全国人大代表向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最高检”)提出针对这一问题开展检察公益诉讼的建议。最高检采纳代表建议,决定直接立案办理,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办案优势,同步指导江苏、上海、广东、湖南等地检察机关推进专案办理。
2023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完善药品标签、说明书的管理规范,要求药品生产经营者提供语音、大字、盲文、电子等无障碍格式版本的标签、说明书。同年8月,最高检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就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公益诉讼专案进行了磋商,并在药品说明书无障碍改造路径、推动出台配套规定等方面达成共识。
2023年10月底,国家药监局决定在部分口服、外用等药品制剂中开展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这份改革试点方案提出3种改进方式:一是提供完整版的药品说明书,其中部分项目的字体、格式加大、加粗印制;二是提供完整的纸质版和电子版;三是提供简化版纸质说明书及完整电子版。同时,方案还提出,鼓励提供药品说明书、标签的语音播报服务、盲文信息,满足老年人、盲人和其他有视力障碍患者的安全用药需求。
就安全用药问题,孙瑞芳建议,“遇到用药疑问时,一定要学会向医生、药师求助。”患者可以通过医生的处方了解药品的用法用量,还可以在取药窗口向药师获得正确的用药方法;其次,许多医院已通过处方前置审核的终端,生成用药指导单。她还强调,社会公众要科学认识药师的重要性。药师具备系统的药学专业知识,很多医院设有用药咨询门诊,配置了专业药师为病患答疑。同时,建议各医院的药师们积极走进社区,开展安全用药的宣教活动,努力提高大众合理用药的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