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24-03-06 14:44浏览:
次
“脆皮年轻人”这个词已经从去年流行到了现在,不少年轻人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脆皮”经历:小跑着去拿外卖,结果腿抽筋了;伸个懒腰,结果脖子给扭了;打个哈欠,下巴给脱臼了……
记者梳理“脆皮年轻人”的相关新闻后发现,这个词引发关注的源头是郑州一家医院的急诊科在一个月内收治了1700多名18-25岁的年轻人,有外伤、腹痛、胸闷、过度换气综合征等。
当年轻人在自嘲“脆皮”时,其实也是在表达一种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有不少代表委员也表达了对年轻人身体健康的关切,并为此带来了相关的提案、建议。
“脆”在心脑血管、颈椎和心理
全国政协委员姚卫海是北京中医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已经在急诊工作了36年。当被问到印象深刻的年轻患者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三四十岁的脑梗、心梗患者,他们中有的人在吃饭过程中站起来拿东西,忽然栽倒,再没有醒来,也有的人喝酒正在兴头上,忽然胸口疼痛,被紧急送到医院……
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的趋势确实存在。2023年,在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曾表示:“抛开一些猝死的个案不谈,我们在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患者的调查中,发现他们首次发病年龄有下降的趋势。”
一些反复来医院的患者,让姚卫海印象深刻。这些患者往往有胸闷、心慌、出汗等症状,看起来很像是心脏方面的疾病,却检查不出病因。经过排查,发现这些患者往往有心理方面的疾病,身体的不舒适是心理疾病的躯体化表现。
姚卫海的这个发现其实并非个案。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门诊部主任、主任医师钟灿在全科门诊遇到了不少因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不同临床症状的患者。除了胸闷、心慌、出汗等症状,钟灿说,还有和胃肠道疾病相关的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患者中有不少是青少年。这些年轻患者比较常见的问题有胃肠道疾病、颈椎病。年轻人胃肠道疾病的诱因除了心理疾病外,饮食不规律也会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影响胃动力,进而改变肠胃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颈椎病也是钟灿门诊中年轻患者的常见病,头痛、颈部酸痛、头晕、失眠是这些患者的常见症状,劳累或焦虑会诱发或加重这些症状,钟灿记得,最典型的是一位30多岁的男性患者,白天工作时一直坐在电脑前,晚上回家后还玩电脑游戏、看手机。接诊之后,钟灿耐心地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没有给这位患者开药,让他在家人的监督下,强制减少电脑、手机的使用时间,坚持一段时间后,症状明显缓解。
帮助年轻人不“脆皮”
谈及年轻人“脆皮”的原因,胡盛寿指出,近些年来我国居民膳食中,全谷物和豆类的比例持续下降,而脂肪摄入和供能占比不断上升。与之相伴随的是,居民主动锻炼整体不足,工作中久坐的时间比例越来越高,体力活动水平有明显下降趋势。此外,年轻人还面临心理压力大和睡眠不足的问题。
针对上述原因,已有不少专家倡议年轻人应该改变生活习惯,通过健康饮食、增加运动以提高身体素质。然而,让年轻人不“脆皮”不能只依靠他们的个人自律,多位代表、委员从国家政策层面也提出了相关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汪道文建议,应该建立高血压防控的法律法规,通过更为强有力的措施来推动这项工作,仅仅靠医生队伍的科普是不够的。
在临床工作中,汪道文遇到了不少高血压患者,他们拒绝服用降压药,转而采用一些打着中医幌子的偏方,比如每天吃半斤“野芹菜”。这不仅耽误了高血压的防控,还有可能对身体产生其他健康威胁。
记者注意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变成“中医粉”。推拿科挤满年轻人、中药房配酸梅汤等现象一度火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