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资讯 > 文章内容

医改取得哪些成效?国家卫健委解读

作者:中国新闻网发布时间:2024-02-29 16:10浏览:

 近年来医改中哪些工作让群众实实在在受益?在应对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方面推进了哪些工作?面对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将采取哪些措施支持生育?2月28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卫生健康进展成效有关情况。
 
  加强医疗、医保、医药改革协同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发挥医改的牵头统筹协调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医疗、医保、医药的改革协同,推动医改取得新的成效。”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庄宁表示。
 
  庄宁介绍,在医疗方面,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通过布局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强有关临床重点专科,破解群众跨区域就医难题。据统计,前四批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了460多个专科、开展医疗新技术6200余项,患者外转就医平均较建设前下降了约3成。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等工作,整合优化资源,探索为群众提供一体化、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医保方面,进一步健全全民医保制度,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640元,职工医保普通门诊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在医药方面,深入拓展药品耗材集中采购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降低虚高价格。修订完善医保药品目录,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快临床急需短缺药、儿童用药、创新医疗器械注册上市,努力满足群众的用药需求。
 
  “我们将以地市为单位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让群众在改革中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庄宁强调。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平均报告时间大幅缩短
 
  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副司长秦兴强介绍,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完善疾控工作稳定的投入机制。“十四五”以来,中央预算累计安排131亿元,用于支持国家、省、市、县四级疾控体系建设。2023年,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下拨疾控项目经费176.87亿元,用于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等防控工作。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平均报告时间从5天缩短到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