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资讯 > 文章内容

“健康湾区”加速塑造 逾500名港澳医师获内地执业资格

作者:中国新闻网发布时间:2024-02-26 15:47浏览:

香港长者刘先生三年前从香港搬到广州南沙居住,以前他生病了选择回香港看病。去年,他发现在南沙也能找到高水平的港式医疗服务,他花了30元人民币就能与来自香港的全科医生进行面诊。
 
  “南沙这家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能看香港医生,有问题能及时转诊,与我在香港看病区别不大。”刘先生说。
 
  香港在医疗人才培养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氛围等方面具有优势,澳门在社区医疗体系比较完善,而内地则拥有海量的临床医疗资源,医生在临床实践和手术方面经验丰富。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年多来,粤港澳加快医疗、教育、就业等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的对接。与此同时,大湾区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合作,加强医疗卫生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
 
  2023年,澳门医生梁伟衡正式获得在内地执业资格,让他看到了与内地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和更大的发展平台,“大湾区对于青年来说,到处都是机会”。
 
  随着职业资格认可、标准衔接范围持续拓展,截至去年底,已有逾500名港澳医师获内地执业资格。广东率先开展港澳医师职称评价改革,已有近50名香港医生获评内地高级职称。
 
  粤港澳持续推进香港名医诊疗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等建设,11个港澳外用中成药品种陆续获准内地上市,首批6个品种中药制剂首次跨境澳门使用,推动中药“湾区标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医联体和中医医院集群成立,5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百名广东护士赴香港交流……当前,“健康湾区”蓝图正在加快绘就,粤港澳跨境医疗不断提速。
 
  长者医疗券计划是由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的一项私营基层医疗服务。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近日选定了7间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医疗机构纳入“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让符合资格的香港长者在大湾区使用医疗券时有更多服务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