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资讯 > 文章内容

完善分级诊疗 方便患者就医

作者:人民网-人民日报 记发布时间:2024-02-07 15:12浏览:

“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真真切切激活了基层医疗机构,方便了百姓看病就医。”行走海南数日,这是基层村医们不约而同的感受。

  近年来,海南实施省属三级公立医院下沉帮扶市县医院行动计划、启动基于5G物联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工程、打造智慧医疗特色项目,实现优质医疗资源高效有序下沉,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

  2023年海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为1503万人次,较2022年增加了115万人次,增幅8.29%……目前,海南基层患者越来越多选择在基层医疗机构看病就医,分级诊疗体系正逐步趋于完善。

  上级医院托管

  优化技术流程

  “进行伤口止血,实时观察患者情况。”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定安分院消化内分泌科手术室内,一台食管胃底静脉出血修复手术正在紧张进行。主刀医生林家达冷静地指挥着各项环节,经过紧急处置,患者脱离生命危险。该患者就诊当日医院便紧急安排手术。可在一年前,定安全县还无法处理类似的紧急情况,患者必须前往海口进行救治。这样的转变得益于省属三级公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有效下沉。

  手术过程中,来自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医生王昌高全程观察操作情况,不时给出专业指导意见。去年3月,王昌高与其他24名专家来到定安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资源下沉托管帮扶,成为消化内分泌科室负责人。

  海南曾开展过三甲医院专家技术帮扶项目,但实施效果欠佳,究其原因,医生在完成本院医疗任务的基础之上,需要利用周末时间来到基层医院开展诊疗、手术。“经常是周末来基层半天,做两台手术就要赶回海口。”王昌高坦言,这种情况下很难有传授医术和管理科室的时间精力,当地医疗水平并未得到有效提升。

  “王主任与我们同吃同住,还给我们带来很多新项目。”据了解,托管模式打破过去“蜻蜓点水”式的技术帮扶,专家需要全程参与医疗流程和人才队伍培养,科室负责人需要重新整合科室资源,制定发展方案,全方位提升诊疗水平。消化内分泌科过去的业务仅限于胃肠镜检测,从未开展过临床手术项目。医院借助“师带徒”形式,将林家达列为重点培养对象。经过临床学习、锻炼,林家达已经掌握穿孔修复、支架植入、内壁下治疗等医疗技术。与此同时,科室还输送1名业务骨干前往海南省人民医院脱产学习半年,力争为本地培养更多医疗人才。

  “医疗资源下沉并非单单体现在医疗技术上,更反映在医院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同属医疗托管专家团队,现在担任海南省人民医院定安分院院长的吴涛说,托管以来全院梳理各部门职责,制定完善院内制度,规范财务审批流程,为医院医疗业务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自托管以来海南省人民医院定安分院手术量增长40%,内镜检查量增长28%。

  自2023年11月起,海南省将16个市县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3个片区,分别由3家省属三级公立医院原则上采取托管的形式对口帮扶所负责片区的市县综合医院。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通过引进省外优质医疗资源、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等方式提升市级医院服务能力。

  搭建5G平台

  开展远程医疗

  清晨时分,文昌市东路镇葫芦村卫生室门前已经有不少村民在排队等待就医了。屋内配有治疗病床、理疗仪器、简易药房等基础医疗设施,不大的空间被布置得井井有条,简单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