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04-25 09:49浏览:
次
【有 效 性】有效
【法规名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颁布部门】卫生部等
【颁布日期】1979年09月30日
【实施日期】1979年09月30日
【正 文】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在设计工业企业时,应坚持自力更生、土洋结合的原则,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将粉尘、毒物及其它有害因素和“废水、废气、废渣”等,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使其少产生或不产生;对于生产过程中尚不能完全消除的部分,亦应采取必要的综合预防、治理措施,使工业企业设计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 新建、改扩建、续建的工业企业,必须把各种有害因素的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各主管部门必须会同工业企业所在省、市、自治区建委、卫生、劳动、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合理选择厂址,认真审查设计,做好竣工验收,严格把关。
第四条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续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对于产生显著毒害的小型工业企业,亦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注:工业建设项目的大、中、小型划分标准应按国家现行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 大气、水源和土壤的卫生防护
第五条 工业企业的生产区、居住区、废渣堆放场和废水处理场等用地及生活饮用水水源、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地点,应同时选择,并应符合当地建设规划的要求。
第七条 产生危害较大的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有害物质以及噪声和振动等的工业企业,不得在居住区内修建。
第九条 在工业区或厂区内布置各种不同性质的工业企业或车间时,应避免互相影响。
第十一条 产生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在生产区内除值班室外,不得设置其它居住房屋。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表1|--------------------------------------------------------------------------------------------------|编 | | 最高容许浓度 ||编| | 最高容许浓度 || | 物 质 名 称| (毫克/立方米) || | 物 质 名 称| (毫克/立方米) || | |----------------------|| | |----------------------||号 | | 一次 | 日平均 ||号| | 一 次 | 日平均 ||---|-----------------|---------|-----------||--|-------------------|---------|-----------||1 |一氧化碳 | 3.00 | 1.00 ||20|氨 | 0.20 | ||2 |乙醛 | 0.01 | ||21|氧化氮 | 0.15 | ||3 |二甲苯 | 0.30 | || |(换算成NO2 ) | | ||4 |二氧化硫 | 0.50 | 0.15 ||22|砷化物 | | 0.003 ||5 |二硫化碳 | 0.04 | || |(换算成AS) | | ||6 |五氧化二磷 | 0.15 | 0.05 ||23|敌百虫 | 0.10 | ||7 |丙烯腈 | | 0.05 ||24|酚 | 0.02 | ||8 |丙烯醛 | 0.10 | ||25|硫化氢 | 0.01 | ||9 |丙酮 | 0.80 | ||26|硫酸 | 0.30 | 0.10 ||10 |甲基对硫磷 | 0.01 | ||27|硝基苯 | 0.01 | || |(甲基E605) | | ||28|铅及其无机化 | | 0.0007 ||11 |甲醇 | 3.00 | 1.00 || |合物(换算 | | ||12 |甲醛 | 0.05 | || |成PB) | | ||13 |汞 | | 0.0003 ||29|氯 | 0.10 | 0.03 ||14 |吡啶 | 0.08 | ||30|氯丁二烯 | 0.10 | ||15 |苯 | 2.40 | 0.80 ||31|氯化氢 | 0.05 | 0.015 ||16 |苯乙烯 | 0.01 | ||32|铬(六价) | 0.0015| ||17 |苯胺 | 0.10 | 0.03 ||33|锰及其化合物 | | 0.01 ||18 |环氧氯丙烷 | 0.20 | || |(换算成MNO2 ) | | ||19 |氟化物 | 0.02 | 0.007 ||34|飘尘 | 0.50 | 0.15 || |(换算成F) | 3 | || | | | |---------------------------------------------------------------------------------------------------- 第十二条 设计产生有害工业废气的工业企业时,应积极改革工艺流程,使之少产生或不产生废气;对于还必须向外排放的有害废气,应采用行之有效的废气回收、综合利用和净化处理等措施。并根据当地规划和自然条件的特点,使排入大气经扩散稀释后,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不得超过表1的规定。
第二节 给水卫生
第十五条 生活饮用水管道通过毒物污染区时,或与排水等管道平行或交叉时,应按现行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执行。
当生产用水和生活饮用水采用同一管道供水时,其水质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水质标准。向有毒生产设备供水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有毒物质进入管道,污染生活饮用水。
第十七条 工业企业自备的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不得与城镇供水系统连接。必须连接时,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应取得当地卫生、环境保护和有关管理部门的同意。
第十八条 在设计产生有害工业废水的工业企业时,应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并将废水的综合利用、清污分流、循环使用等措施纳入生产工艺流程,应少排或不排有害废水,减少或消除废水中有害物质。对于生产中还不能完全消除的有害工业废水,应符合本标准第二条的规定。
几种工业废水混合时能形成有毒气体(如硫化氢、氰化氢等)和大量不溶性物质时,应分别处理后,方准排入厂内同一排水管道。
第二十条 用于农田灌溉的工业废水,应积极处理、慎重利用,并应符合现行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有关水源卫生防护的要求。当不能达到终年利用,而必须排入地面水时,应符合本标准第二十一条的要求。
注:(1)最近用水点是指排出口下游最近的:城镇、工业企业集中式给水取水点上游1,000米断面处,或农村生活饮用水集中取水点。
(2)在城镇、工业企业集中式给水取水点的上游1,000米及下游100米的范围内,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3)地面水的流量应按最枯流量或95%保证率的最旱年最旱月的平均小时流量计算。污水按排出时最高小时流量计算。
地面水水质卫生要求 表2----------------------------------------| 指 标 | 卫 生 要 求 ||---------|----------------------------|| 悬浮物质色、臭、| 含有大量悬浮物质的工业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地面水,不得呈||味 |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特有的颜色、异臭或异味 || | || 漂浮物质 | 水面上不得出现较明显的油膜和浮沫 || | || pH值 | 6.5—8.5 || | || 生化需氧量 | 不超过3—4毫克/升 || | ||(五日20℃) | || | || 溶解氧 | 不低于4毫克/升(东北地区渔业水体应不低于5毫克/升)|| | || 有害物质 |不超过表3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 || | || 病原体 | 含有病原体的工业废水和医院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和严格消 || |毒,彻底消灭病原体后方准排入地面水 |---------------------------------------- 第二十三条 水力排灰、冲渣、尾矿和洗煤等废水,必须经过处理符合本标准第二十一条的要求时方可排入地面水。
输送有害工业废水的管道和明渠,应防止渗漏。能散发有毒气体的工业废水,在流入处理设备前,不得采用明渠。
地面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表3------------------------------------------------------
地面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表3------------------------------------------------------|编 | | 最高容许浓度 ||编 | | 最高容许浓度 || | 物质名称 | || | 物质名称 | ||号 | | (毫克/升) ||号 | | (毫克/升) ||--|----------|-----------||--|----------|-----------|| 1|乙腈 | 5.0 ||13|六氯苯 | 0.05 || | | || | | || 2|乙醛 | 0.05 ||14|内吸磷(E059) | 0.03 || | | || | | || 3|二硫化碳 | 2.0 ||15|水合肼 | 0.01 || | | || | | || 4|二硝基苯 | 0.5 ||16|四乙基铅 | 不得检出 || | | || | | 0.02 || 5|二硝基氯苯 | 0.5 ||17|四氯苯 |(按地面水需氯量计算)|| | | || | | || 6|二氯苯 | 0.02 ||18|石油(包括煤油汽油)| 0.3 || | | || | | || 7|丁基黄原酸盐 | 0.005 ||19|甲基对硫磷(甲基 | 0.02 || | | || |E605) | || 8|三氯苯 | 0.02 ||20|甲醛 | 0.5 || | | || | | || 9|三硝基甲苯 | 0.5 ||21|丙烯腈 | 2.0 || | | || | | ||10|马拉硫磷(4049)| 0.25 ||22|丙烯醛 | 0.1 || | | 按地面水中生化 || | | ||11|乙内酰胺 | ||23|对硫磷(E605) | 0.003 || | | 需氧量计算 || | | || | | || | | ||12|六六六 | 0.02 ||24|乐戈(乐果) | 0.08 |------------------------------------------------------ 续表------------------------------------------------------|编 | | 最高容许浓度 ||编 | | 最高容许浓度 || | 物质名称 | || | 物质名称 | ||号 | | (毫克/升) ||号 | | (毫克/升) ||--|----------|-----------||--|----------|-----------||25|异丙苯 | 0.25 ||40|钴 | 1.0 ||--|----------|-----------||--|----------|-----------||26|汞 | 0.001 ||41|铍 | 0.0002 ||--|----------|-----------||--|----------|-----------||27|吡啶 | 0.2 ||42|硒 | 0.01 ||--|----------|-----------||--|----------|-----------||28|钒 | 0.1 ||43|铬:三价铬 | 0.5 ||--|----------|-----------||--|----------|-----------||29|松节油 | 0.2 || |六价铬 | 0.05 ||--|----------|-----------||--|----------|-----------||30|苯 | 2.5 ||44|铜 | 0.1 ||--|----------|-----------||--|----------|-----------||31|苯乙烯 | 0.3 ||45|锌 | 1.0 ||--|----------|-----------||--|----------|-----------|| | | || | | 不得检出 ||32|苯胺 | 0.1 ||46|硫化物 | || | | || | |(按地面水溶解氧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