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资讯 > 文章内容

放射治疗卫生防护与质量保证管理规定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5 08:54浏览:

【有 效 性】有效

【法规名称】放射治疗卫生防护与质量保证管理规定


【文 件 号】(1995年5月15日卫生部令第40号发布)

【颁布部门】卫生部

【颁布日期】1995年05月15日

【实施日期】1995年06月01日

【正  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与放射治疗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规定。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施辖区内放射治疗卫生防护与质量保证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放射治疗工作场所


第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和续建的放射治疗工作场所建设项目(下称放射治疗工作场所建设项目),必须按照国家的规定,经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其选址、设计进行放射卫生防护审核。


第七条  放射治疗装置的防护性能及与治疗质量有关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禁止生产、经营、转让、订购、使用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放射治疗装置。


第九条  放射治疗装置生产单位必须持有放射工作许可证件,并接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放射防护监督。


第十一条  放射治疗装置经调试安装完成后,使用单位必须向省级以上放射卫生防护机构提交安装调试报告,并接受验收监测,经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  放射治疗工作单位对经重大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的放射治疗装置,必须按照国家卫生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验收,并经省级放射卫生防护机构确认符合规定指标后,方可继续使用。


第十五条  从事放射治疗的医疗、物理和其他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资格条件,并经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专业及防护知识考核合格,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后,方可从事放射治疗工作。


第十六条  放射治疗工作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放射治疗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健康监护以及专业技术和防护知识培训,并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

第五章  放射治疗的实施


(一)经病理学、细胞学明确诊断并经医生诊断确属放射治疗的疾患;


(三)放射治疗计划应当以高效治疗、减少正常组织损伤为目的,并应准确确定靶区位置与范围、照射剂量和时间。


第十九条  放射治疗应当对准靶区部位,确保靶区剂量达到预定治疗剂量,使患者治疗部位的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剂量尽可能低,并对患者的非治疗部位采取有效的屏蔽防护措施。


第二十一条  放射治疗工作单位的放射治疗档案和治疗记录应当长期保存,建立保管、借阅制度。


第二十三条  凡有放射治疗装置的单位,都必须配置技术性能合格的剂量检测仪器和其他必要的质量保证设备,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项目、方法和频度对放射治疗装置和其他有关设备的射线能量、输出量、治疗线束和其他有关性能分别进行检测,并依照国家规定接受放射卫生防护机构的监测。


第二十五条  放射治疗工作单位应当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处理放射治疗所致的放射损伤。


第二十六条  放射治疗工作单位应当设置放射治疗卫生防护与质量保证工作负责人,建立、健全放射治疗卫生防护与质量保证管理规定制度,制订与组织实施本单位放射治疗卫生防护与质量保证方案,并将实施放射治疗防护与治疗质量保证的情况,作为考核业绩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或者个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给予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规定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