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资讯 > 文章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试行)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11:03浏览:

【有 效 性】有效

【法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试行)

【颁布部门】卫生部

【颁布日期】1990年08月04日

【实施日期】1990年08月04日

【正  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试行)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丙类传染病: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甲类传染病

一、疑似病例:

1.急性淋巴结肿胀,剧烈疼痛、出现被迫性体位;

3.具有毒血症候、迅速虚脱;

5.在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的病人血清中,被动血凝试验1∶20以上滴度的抗鼠疫杆菌EI抗体,或用其他经国家级单位认可(确定)的试验方法检测达到诊断标准的,亦应做出疑似病例的追溯诊断。

1.在疑似病人或尸体材料中检出具有毒力的鼠疫杆菌,是确诊首例鼠疫病人的唯一依据。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1或2

一、疑似病例:

1.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泄,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

二、确诊病例:

2.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见疑似病例项目之一)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

4.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患者。

实验确诊:具备1或3或4乙类传染病

一、疑似病例:

2.血清ALT反复升高而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1.病人发病前1个月左右(2-6)周,曾接触过甲型肝炎病人,或到过甲型肝炎暴发点工作,旅行,并进食,或直接来自流行点。

3.血清抗-HAVIgM阳性。

5.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nm甲肝病毒颗粒。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3)、(4)、(5)中任何1项。

1.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有任何医疗性损伤如:不洁的注射、针灸、穿刺、手术等,或与乙型肝炎病人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有密切接触。

3.血清HBsAg阳性伴抗-HBcIgM阳性(≥1∶1000)或HBV-DNA阳性。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3)。

1.丙型肝炎(非肠道传播型非甲非乙型肝炎之一)(HC):

②血清ALT升高。

④血清抗—HCVIgM阳性。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④

①发病前2个月,曾接触过戊型肝炎病人,或到过戊型肝炎暴发点工作,旅行,并进食,或聚餐。

③血清抗-HEVIgM阳性

⑤用排除法不符合甲、乙型肝炎,CMV,EBV感染。

实验确诊:符合临床诊断加③、④中任1项。

①病人必须是乙型肝炎患者,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③血清抗-HDVIgM阳性或HDAg或HDVCDNA杂交阳性。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①、②加③或④。

凡同时感染两种肝炎者按型分别上报

一、疑似病例:

二、确诊病例:

1.急性发作之腹泻(除外其他原因腹泻),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有压痛;

3.粪便细菌培养志贺氏菌属阳性。

实验确诊:具备1、3项。

1.发病急、高热、呈全身中毒为主的症状;

3.起病时胃肠道症状不明显,但用灌肠或肛门拭子采便检查可发现白血球(脓细胞);

临床诊断:具备1、2、3项。

(三)慢性菌痢:

2.粪便有粘液脓性或间歇发生;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或2

阿米巴痢疾

疑似病例:

二、确诊病例:

2.粪便检查发现阿米巴大滋养体。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项

伤寒和副伤寒

在伤寒流行地区有持续性发热1周以上者。

1.不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持续性高热(热型为稽留热或驰张热)、畏寒、精神萎靡、无欲、头痛、食欲不振,腹胀、皮肤可出现玫瑰疹、脾大、相对缓脉。

3.血、骨髓、尿、粪便培养分离到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2项

艾  滋  病

受检血清经初筛试验,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酶法或间接免疫萤光试验(I.F)等方法检查阳性,再经确诊试验如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等方法复核确诊者。

1.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任何1项者,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2)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3-5次)1个月以上;

(4)卡波济氏肉瘤(K+S+);

2.若抗体阳性者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上述第1项标准且具有以下任何一项时,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病人:

(2)全身淋巴结肿大;

淋  病

具备以下1、2项者:

2.男性:有尿灼痛、尿急、尿频,尿道口红肿、溢脓(可并发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

二、确诊病例:

2.培养淋球菌阳性。

梅  毒

有婚外性交、或同性恋史,或与已知梅毒患者发生性行为史。

2.病期在2年内,感染后7-10周,或硬下疳出现后6-8周,出现疑似二期梅毒疹(包括扁平湿疣),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具备以上1项为疑似一期梅毒;2、3项为疑似二期梅毒。

1.一期病毒:

(2)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阳性;

实验确诊:疑似一期梅毒加(1)或(2)或(3)

(1)有扁平湿疣、阴部湿丘疹或粘膜斑时,使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发现梅毒(苍白)螺旋体;

(3)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阳性。

3.三期梅毒:

(2)临床表现结节性梅毒疹或皮肤、粘膜、骨骼树胶肿;

(4)实验室检查:

实验确诊:具备(1)、(2)、(3)项或(1)、(3)、(4)项

(1)有婚外性交或嫖娼或配偶有感染或同性恋史,有或无梅毒病史;

(3)非梅毒螺旋体或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2次阳性(间隔1-2个月),需排除生物学假阳性;

实验确诊:具备(1)、(2)、(3)、(4)项

(1)生母为梅毒患者;

(3)实验室检查:

实验确诊:具备(1)、(2)、(3)项

一、疑似病例:

二、确诊病例:

(1)发热、烦躁不安、多汗、颈背强直及腓肠肌触痛等;

2.发病60天后仍残留有驰缓性麻痹;

4.从脑或脊髓组织中分离到病毒并鉴定为脊髓灰质炎病毒;

6.恢复期病人血清中的中和抗体或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3加5或加3加6。

一、疑似病例:

二、确诊病例:

2.咽部或结合膜分泌物中分离到麻疹病毒。

4.恢复期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2或3或4项

一、疑似病例:

二、确诊病例:

2.末稍血白血球显著增高、淋巴细胞常占50%以上;

4.恢复期血清抗体比急性期抗体呈4倍以上升高。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3或4

一、疑似病例:

二、确诊病例:

2.咽拭子直接涂片镜检见革兰氏阳性棒状杆菌,并有异染颗粒;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2参考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冬春季节突发高热、头痛、呕吐、颈强、烦躁、惊叫、抽风;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或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1.与流脑患者有密切接触史。

3.脑脊液、血或皮肤出血点细菌培养脑膜炎奈瑟氏菌阳性或涂片检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5.脑脊液或血液或尿液中流脑特异抗原阳性。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3或4或5。

一、疑似病例:

二、确诊病例

2.发病1-2日内出疹,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其间散布针尖大小猩红色皮疹,压之退色,2-5天后消退。

4.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多。

6.咽拭子涂片免疫萤光法查出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

8.多价红疹毒素试验在发病早期呈阳性,恢复期阴性。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5或6或7或8。

一、疑似病例:

二、确诊病例:

2.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4.从病人血液或尿中检查到出血热病毒抗原;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

狂  犬  病

一、临床诊断:

具有下列临床表现者:

2.“恐水”症状,伴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流涎、多汗、心率快、血压增高)。继而肌肉瘫痪或脑神精瘫痪(失音、失语、心律不整)。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

2.存活一周以上者做血清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和试验效价上升者,若曾接种过疫苗,中和抗体效价需超过1∶5000。

钩端螺旋体病

1.起病前3周内或在流行地区与疫水接触史,或有接触猪、鼠尿史或饮食品被鼠尿污染史。

二、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具有下列任何1组或1组以上症状者。

(2)黄疸及皮肤、粘膜、内脏出血。

(4)肾炎症状:腰痛、尿蛋白。

二、实验确诊:

1.采早期血液或脑脊液标本检到钩体或培养或接种动物,病原体阳性。

3.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显微镜凝集试验抗体效价四倍以上升高。

布鲁氏菌病

具备以下3项者:

2.出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多汗、肌肉关节酸痛、肝、脾、睾丸肿大等可疑症状及体征。

二、确诊病例:

2.试管凝集反应1∶100-1∶160++以上(目前国内定1∶100++,但国际定1∶160++)。对半年内有菌苗接触史者,虽达1∶100-1∶160++,过2-4周应再次检查,效价升高1倍以上方能确定,最好用补体结和试验检查。

4.抗人血球蛋白试验1∶400++以上。

炭  疽

1.皮肤炭疽:不明原因引起的皮肤局部出现红斑水疱,继而呈溃疡和黑痂及周围组织的广泛无痛性非凹陷性水肿。

3.肠炭疽:不明原因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呕吐物及粪便为血性。

1.病前半月内有与牛、马、羊等牲畜及其分泌物、排泄物频繁接触史,或接触死家畜及其污染物,剥死畜皮,食死畜肉,或从事皮毛加工、屠宰及兽医;

3.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菌苗接种除外)。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2或3

一、疑似病例:

二、确诊病例:

2.补体结合实验(CF),血清效价≥1∶8为阳性,≥1∶32为现患诊断。

4.微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为阳性,(micro-IE),IgM,IgG≥1∶16为阳性,IgM≥1∶32,IgG≥1∶256为现患诊断。

6.外斐氏试验(WF),≥1∶160为现患诊断参考效价。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

流行性乙型脑炎

在疾病流行地区的蚊虫叮咬季节,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颈抵抗、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1.曾在疫区有蚊虫叮咬史。

3.高热、昏迷、抽搐、狂躁进而呼吸衷竭、循环衰竭而死亡。

5.脑脊液或血液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和2或1+2+3并除外细菌性脑膜脑炎。

黑  热  病

有流行区内生活史,具备以下表现:

2.皮肤黑热病:无论有无黑热病史,出现丘疹、结节、褐色斑或红斑等皮肤损害,不能以其他病解释;

二、确诊病例:

2.病原学检查虽阴性,但血清免疫反应,例如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呈阳性反应,可结合流行病学史及临床综合判定,或用锑剂获得治愈者。

疟  疾

在疟疾流行季节疟区居住或旅游,近年有疟疾发作史或近期接受过输血,出现间歇发作寒战,高热和大汗,继以症状明显缓解,可伴有脾肿大和贫血;或不明原因的高热、寒战、昏迷、抽搐等症状。

1.用抗疟药治疗,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者。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

登  革  热

本病流行区蚊虫叮咬季节中,急起发热、头痛、眼球痛、肌痛、关节痛、鼻衄、出疹、淋巴结肿大者。

高热下降,而皮肤出现瘀点、瘀斑、或有注射部位局部出血、胃肠道出血等自发出血、血压下降者。

1.居住于流行地区,或曾去流行地区旅行,5-9天前有被蚊虫叮咬病史。

3.脉搏微弱,出现休克。

5.血液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或1与2或1与2与3。

丙类传染病

一、疑似病例:

1.痰结核菌检查阴性,胸部X线检查怀疑活动性肺结核病变者;

3.儿童结核菌素试验(5个单位,相当于1∶2000)强阳性反应者,伴有结核病临床症状。

凡符合下列项目之一者:

2.痰结核菌阴性,胸部X线检查有典型的活动性结核病变表现;

4.疑似肺结核病者,经临床X线随访、观察后,可排除其他肺部病变;

血  吸  虫  病

在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并有以下临床表现:

2.慢性血吸虫病:无症状或慢性腹泻、可伴有腹痛、脓血便、肝脾肿大,嗜酸粒细胞高于正常。

二、确诊病例:

2.直肠粘膜组织活检找到日本血吸虫卵;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1或2或3

丝  虫  病

有在流行季节流行区居住史,发生反复发作的淋巴结炎与逆行淋巴管炎、象皮肿、鞘膜积液、乳糜尿、ELISA或IFA检测抗体试验阳性者。

实验确诊:

包  虫  病

在流行区生活、与犬或其他动物接触史,临床主要有肝、肺或其他器官组织有疑似包虫的囊肿及其相应的症状、体征。

1.包中囊液抗原皮试阳性;

3.B型超生波、CT、X线等检查发现疑似包虫囊肿,同时有血清免疫学试验,如间接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间接血凝Casoui等两项实验阳性者。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2或3

一、疑似病例:

二、确诊病例:

2.耳大、尺、腓总神经等外周神经或皮损周围皮神经粗大、触痛且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迟钝或消失,皮损毳毛脱落、闭汗。并伴有运动功能障碍,如闭眼、对指、足背屈以及肌肉萎缩和畸形等;

4.皮损组织活检可见特异性麻风病变,有或无抗酸杆菌。

实验确诊:具备1加3(抗酸染色阳性)或1加4

一、疑似病例:

2.出现急起畏寒高烧,头痛,浑身酸痛和乏力等中毒症状,并伴有呼吸道卡他症状。

4.流感流行期“上感”患者。

二、确诊病例:

2.测定恢复期血清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或恢复期血清用NP抗原进行型特异补体结合测定其效价≥1∶32。

流行性肋腺炎

发热、畏寒、疲倦、食欲不振,1-2天后单侧或双侧非化脓性腮腺肿痛或其他唾液腺肿痛者。

1.腮腺肿痛或其他唾液腺肿痛与压痛,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为明显,腮腺管口可见红肿,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有淋巴细胞增加。

3.唾液中分离到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5.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或恢复期血清抗体阳转。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3或4或5

一、疑似病例:

二、确诊病例:

2.在8年内已接受过麻疹活疫苗接种。

4.咽拭子标本或尿或脏器活检标本中分离到风疹病毒。

6.恢复期血清风疹L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或恢复期抗体阳转。

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上4或5或6。

确诊病例:

2.从创伤部位分离到破伤风杆菌。

临床诊断:具备上述1、2或1、3项。

一、疑似病例:

二、确诊病例:

2.眼部病毒分离阳性,并鉴定为EV70型或COXA24型变种或为腺病毒。

4.血液中抗上述任何1种病毒IgM或眼分泌物中IgA抗体阳性。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1。

感染性腹泻病

临床诊断:

实验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