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资讯 > 文章内容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机构和预防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3-21 15:04浏览:

第一条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性病的发生与蔓延,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性病包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淋病和梅毒;(二)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第三条 国家对性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性病防治工作。  

 

第二章 机构

第五条 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设性病防治机构,并健全疫情报告监测网络。 本办法所称性病防治机构是指县以上皮肤病性病防治院、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承担皮肤病性病防治机构职责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第六条 省级性病防治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拟定所在地区性病防治工作规划,报经批准后组织实 施; (二)负责所在地区性病的监测,以及性病疫情的统计、分析和 预测工作; (三)负责所在地区性病防治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   
第七条 其他性病防治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一)根据性病防治规划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二)负责所在地区性病的监测,以及性病疫情的统计、分析和 预测工作;三)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性体检;(四)对性病患者进行随访指导;(五)开展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   (六)培训性病防治专业人员。   
第八条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开展专科性性病防治业务的应当经所 在地卫生行政部门许可,并符合下列条件:(一)具有性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二)具有性病辅助诊断技术设备和人员。   
第九条 个体医生从事专科性性病诊断治疗业务的,必须经执业 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许可。
第三章 预防
第十条 性病防治机构要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性病的危害、传播方式和防治知识。医学院校应增加性病防治教学内容。   
第十一条 性病防治机构应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 程,防止性病的医源性感染,推广使用一次性用品和注射器。   
第十二条 对特定职业的从业人员和有关出入境人员的健康体检 和健康管理,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第十三条 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在发现孕妇患有性病时,应当给予积极治疗。
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要建立新生儿1%硝酸银点眼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