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2-04-06 07:24浏览:
次
大咯血是一个临床症状,指经口腔排出的、喉部以下任何部位的出血。大咯血是24~48h内咯血量在200~600ml之间。咯血量和治疗措施与患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据Crocco等研究报告,16h内咯血量超过600ml时,内科治疗的死亡率为78%,而外科手术治疗死亡率可降至32%。咯血量的估算可能有误差,其主要原因是许多咯血病人的肺功能早已受损,少量血液存在于支气管内,可导致支气管阻塞造成窒息。因此,肺部出血较其他器官出血如胃肠道出血更为严重和难以处理。加上肺泡出血的存在,使情况更进一步复杂。如果发生在粘液纤维清除范围以外,失血量更难以估计。虽然病人失血量的估计成为难题,但在临床中注意了解病人咯血的原因及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挽救病人的生命。
咯血的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病人的呼吸、血压、脉搏、心率、神志、尿量、皮肤及甲床色泽,及时发现休克。2.咯血颜色和量,并记录。3.止血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4.窒息的先兆症状:咯血停止、紫绀、自感胸闷、心慌、大汗淋漓、喉痒有血腥味及精神高度紧张等情况。
【健康教育】
1.向病人讲解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2.不要过度劳累,避免剧烈咳嗽。3.适当锻炼,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