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文章内容

非良性室性心律失常应该怎么办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09-11 07:01浏览:

非良性室心律失常是指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患者常常被误诊断为心脏病,临床上对于针对非良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应首选ICD;非良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有一级和二级预防,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一般不会将抗心律失常药物作为一线预防方法,主要是寻找和确定预测非良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指标,包括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和压力反射敏感性、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室晚电位及左室射血分数等。

二、二级预防

临床上对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二级预防主要是针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生存者或无急性冠心病事件时的房颤患者。针对非良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应首选ICD。

Ⅰ类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预后,且会增加器质性心脏病所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率。

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β受体阻滞剂,是临床上一级预防非良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用药,也是降低心肌梗死后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猝死和死亡率的唯一抗心律失常用药。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虽然不能使所有原因所引起的致死亡率降低,却可以减少心肌梗死后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猝死风险。是β受体阻滞剂后唯一能够降低心肌梗死后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猝死风险的药物,可与ICD联合使用。除此之外,索他洛尔也作为辅助用药,常用于心功能较好的年轻患者,而心功能差的老年患者可首选胺碘酮治疗。

温馨提示: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用于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朋友们应在生活中随时准备一个氧气瓶;以便不时之需。另外患者戒烟、戒酒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