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用药指南 > 文章内容

苯丁酸氮芥的应用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4-27 17:25浏览:

 【药理作用】
 
苯丁酸氮芥为氮芥衍生物,作用与环磷酰胺相似,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临床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何金杰氏病、卵巢癌、乳腺癌、绒毛上皮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给药说明】
 
1.为防止用药期间出现尿酸性肾病或高尿酸血症,必要时可采用大量补液、碱化尿液,或给予别嘌醇。
 
2.间歇给药比每日小剂量长期服用对骨髓毒性较小,前者用药方式在两疗程间可使骨髓恢复。
 
3.如白细胞(特别是粒细胞)突然减少,应减少剂量。 
 
4.本品在治疗后3周左右才能在临床上看到疗效,不应在4周内因未见明显改善而停止治疗。
 
【用法与用量】
 
1.成人常用量:每日按体重0.2mg/kg,每3~4周连服10~14日(可1次或分次给药)。
 
2.小儿常用量:每日按体重0.1~0.2mg/kg.
 
【制剂与规格】
 
1.苯丁酸氮芥片:2mg.
 
2.苯丁酸氮芥纸型片:每格2mg.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较轻,较大剂量也可产生恶心、呕吐,长期服用本品可产生免疫抑制与骨髓抑制。
 
2.少见的不良反应有肝毒性、皮炎。
 
3.长期服用本品,在白血病病人中易产生继发性肿瘤。
 
4.青春期病例长期应用可产生精子缺乏或持久不育。
 
5.可有淋巴细胞下降,对粒细胞和血小板的抑制较轻,剂量过大可引起全血下降、肝功能损伤和黄疸。
 
【禁忌证】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