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用药指南 > 文章内容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第一节 抗癫痫药(2)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3-21 15:29浏览:

对复杂部分发作的疗效不及卡巴西平和苯妥英钠。

 

  【不良反应】常见的 不良反应为镇静、嗜睡、眩晕和共济失调等。偶可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四、乙琥胺

  乙琥胺(ethosuximide)只对失神小发作有效。其疗效不及氯硝西泮,但副作用较少。至今仍是治疗小发作的常用药。对其他型癫痫无效。

  常见副作用有嗜睡、眩晕、呃逆、食欲不振和恶心、呕吐等。偶见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症和粒细胞缺乏症。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五、丙戊酸钠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对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都有一定疗效。对失神小发作的疗效优于乙琥胺,但因丙戊酸钠有肝毒性,临床仍愿选用乙琥胺。对全身性肌强直-阵挛性发作有效,但不及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对非典型小发作的疗效不及氯硝西泮。对复杂部分性发作的疗效近似卡马西平。对其他药物未能控制的顽固性癫痫有时可能奏效。

  丙戊酸钠抗癫痫作用与抑制电压敏感性Na+通道有关,也有认为它能抑制GABA代谢酶。使脑内GABA积聚。

  丙戊酸钠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有80%以上。它能显著提高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氯硝西泮和乙琥胺的血药总浓度和游离浓度。而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和卡马西平则能降低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和抗癫痫作用。

  丙戊酸钠的 不良反应较轻。但近偶见有肝损害,表现为谷草转氨酶升高,少数有肝炎发生,个别肝功能衰竭而死。儿童耐受性较好。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常见脊椎裂。

  六、苯二氮类

  苯二氮 类用于癫痫治疗者有地西泮、氯硝西泮(clonazepam)、硝西泮(nitrazepam)和氯巴占(clobazam)。

表15-2 抗癫痫药总结表

药物

作用

用途

主要不良反应

苯妥英钠

阻滞使用-依赖性Na+通道和T型Ca2+通道,增强GABA能抑制效应。

除失神小发作以外的所有各型癫痫,尤其用于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中枢性疼痛综合征。心律失常。

胃肠道反应,牙龈增生,粒细胞缺乏,再障,致畸。

卡马西平

与苯妥英钠相似。

同上。对中枢性疼痛综合征的疗效优于苯妥英钠。

头昏,共济失调,剥脱性皮炎,再障,多动。

苯巴比妥

与苯妥英钠相似。

除失神小发作以外的所有各型癫痫。

中枢抑制,眩晕,共济失调,造血障碍。

扑米酮      

乙琥胺

机制未明

小发作常用药。对其他类型发作无效。

眩晕,嗜睡,胃肠道反应,粒细胞缺乏,再障。

丙戊酸钠

阻滞Na+通道,抑制GABA代谢酶

各型癫痫

胃肠道反应,肝脏损害,共济失调,致畸。

 

苯二氮

地西泮

增强GABA能抑制作用,使神经元超极化

癫痫持续状态首选药。

静脉注射偶可致呼吸抑制。

硝西泮  

肌阵挛性癫痫,不典型小发作,婴儿痉挛。

嗜睡,头昏,共济失调。

氯硝西泮

氯巴占  

各型癫痫,尤其用于不典型小发作,失神小发作,肌阵挛发作。

啫睡,共济失调,白细胞减少,行为障碍。

  地西泮是控制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之一。静脉注射见效快,安全性较大。但偶可引起呼吸抑制,宜缓慢注射(1mg/min)。

  硝西泮对肌阵挛性癫痫、不典型小发作和婴儿痉挛有较好疗效。

  氯硝西泮和氯巴占对各型癫痫都有效,尤以对失神小发作、肌阵挛发作和不典型小发作为佳。

  苯二氮类的副作用是中枢抑制作用明显,甚至发生共济失调。久用可产生耐受性,骤然停药时发生症状反跳和戒断症状,原有发作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