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用药指南 > 文章内容

药理学教学大纲六(17~19章)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8-03-21 15:57浏览:

第十七章  作用于血液与造血器官的药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肝素、香豆素类的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特殊对抗剂。VitK的作用及用途。铁剂的种类用途和影响铁剂吸收的因素。
2.熟悉链激酶、尿激酶、氨甲苯酸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铁剂急性中毒解救。叶酸、VitB12和右旋糖酐的作用与用途。
3.了解低分子量肝素的特点。阿尼普酶、重组葡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凝血酶的作用特点。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噻氯匹定、水蛭素、红细胞生成素(EPO)、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嗜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主要作用与用途。贫血的种类与原因。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抗凝血药:肝素、香豆素类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特殊对抗剂。低分子量肝素的特点。
2.纤维蛋白溶解药与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链激酶、尿激酶、氨甲苯酸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阿尼普酶、重组葡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作用特点。
3.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噻氯匹定、水蛭素的主要作用与用途。
4.促凝血药:VitK的作用(机制)及用途,凝血酶的作用特点。
5.抗贫血药及造血细胞生长因子:贫血的种类与原因,铁剂的种类用途和影响铁剂吸收的因素,急性中毒解救。叶酸、VitB12的作用与用途。红细胞生成素(EPO)、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细胞-巨嗜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作用及用途。
6.血容量扩充药:右旋糖酐的作用与用途。
 
第十八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目的要求】
1.掌握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禁忌症、用药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2.熟悉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分类、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与构效关系。糖皮质激素的体内过程、生理效应。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氢化泼尼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氟轻松的作用特点及其用法。
3.了解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去氧皮质酮、螺内酯、米托坦的作用与应用。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分类、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与构效关系。
2.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体内过程、生理效应。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禁忌症、用药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氢化泼尼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氟轻松的作用特点及其用法。
3.盐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去氧皮质酮的作用与应用。
4.促皮质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螺内酯、米托坦的作用及用途。
 
第十九章  抗菌药物概论
【目的要求】
1.掌握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抗菌谱、抗菌活性、化疗指数;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2.熟悉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和抗菌后效应的概念。
3.了解化学治疗学是机体一抗菌药物一病原微生物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细菌的耐药性,获得耐药性的生物化学表现,耐药基因的转移。根据致病菌和药物的特点选用抗菌药,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化学治疗学是机体一抗菌药物一病原微生物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2.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抗菌谱、抗菌活性、化疗指数,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和抗菌后效应。
3.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抑制细胞壁合成,影响胞浆膜通透性,抑制蛋白质合成,影响叶酸及核酸代谢。
4.细菌的耐药性:细菌的耐药性,获得耐药性的生物化学表现,耐药基因的转移。
5.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根据致病菌和药物的特点选用抗菌药,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