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 1.一般治疗 在活动期,应限制活动,充分休息,给予流质饮食,待病情好转后改为富营养少渣饮食。对于剧烈腹痛和便血的急性期,要绝对安静,给予肠外中心静脉营养或肠内营养剂。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贫血者可输血,低蛋白血症者适当补充人血...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有病毒、细菌、变态反应、自家免疫、社会环境因素等学说。从免疫角度上来看,本病患者纵隔充气造影可见胸腺增大,病理组织学发现胸腺淋巴滤泡的百分率高达71%。在末梢血,中性白细胞的游走功能亢进,中性白细胞内溶酶体酶...
1.肠道出血多见于子宫内膜异位处黏膜的穿透或肠壁纤维化处的缺血坏死。黏膜炎症虽不多见,一旦发生可导致溃疡、出血。 2.肠子宫内膜异位盲肠受累者很少有症状,偶有右下腹痛,及因盲肠、结肠不完全套叠所致的缺血性溃疡引起的果酱样大便等。...
1.给孕酮类药物 对有明显异位症家族史的女孩,在月经规则开始排卵后,可周期性给予孕酮类药物,以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2.治疗经血潴留疾病 尽早治疗某些可能引起经血潴留或引流不畅的疾病,如处女膜无孔、阴道闭锁或瘢痕狭窄、宫颈闭锁、子宫极度后屈...
本病通常仅见于卵巢功能处于活跃年龄的妇女,故多在20~45岁间发病,2/3为未产妇,绝经后妇女的症状往往为先前造成的瘢痕或应用外源性雌激素所致。除胃肠道表现外,患者往往同时伴有痛经、月经失调、性交痛及不育症等妇科症状。虽然有30%~95%的患者缺乏特异...
鉴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存在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故患者血中子宫内膜抗体(endomtiral antibody,EM-Ab)往往升高,但其与CA125相似,特异性有限,凡有上皮性病变者亦可呈阳性。如结合病史,特别是进行性痛经,则EM-Ab的测定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1.X线钡剂灌...
(一)治疗 关于本病的治疗尚有争议。须根据病人的年龄、症状、生育要求和病情程度具体考虑。 1.药物治疗 多用于轻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人,临床多用达那唑(丹那唑)400~800mg/d,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10~20mg/d,或连续服用4~6个月的避孕药再继之以周期性...
(一)发病原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由Roki-tansky于1860年最早报告,Meyer于1908年提出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rectal endometriosis)的概念,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为多因素引起,如经血逆流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良性转移学说、基因学说、细胞免疫学说等。目前最受支...
症状体征:本病自觉症状轻,含糊,可能长期没有得到治疗。多数肠气囊肿是继发于溃疡合并幽门梗阻、炎症性肠...
1.粪便 多为黄稀便,可有少量红白细胞或脓细胞,提示肠道炎症存在。 2.TCE性肠气囊肿 尿中可检测到三氯化物。 3.影像检查 (1)腹部平片:2/3的患者可以通过腹平片诊断。采取卧位及直立位平片,摄片前宜清洁灌肠。当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