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度与裸眼视力是表示视力好坏的两个不同的指标,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但又不是比例关系,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我们的眼睛进一步的了解,保护我们的眼睛。那么,屈光度和裸眼视力的关系是什么呢?
屈光度是指透镜折射光线的能力叫聚散度又称屈光力。决定透镜屈光力大小的因素有3个:
①透镜本身的折射率;②透镜表面曲率半径的大小;③透镜介质与其周围介质之间的折射率的比较。
一般而言矫正视力是指戴眼镜后的视力。不戴眼镜所测得的视力称为裸眼视力。
裸眼视力(中心视力、黄斑区视力):一般而言,不戴眼镜所测得的视力称为裸眼视力,戴眼镜后的视力称为矫正视力。裸眼视力是一种通俗易懂的说法。
中心视力:中心视力简称视力(vision),即视敏度(visualacuity),是指黄斑部中心凹的视力功能,也就是眼分辨得出小目标物的能力,是视网膜黄斑部中心凹的直接视力。
黄斑区视力:视网膜后极部有一个无血管凹陷区,解剖上称为中心凹,临床上称为黄斑,乃由于该区含有丰富的黄色素(即叶黄素)而得名。黄斑区是视力最敏感区,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就分布于该区域,人眼的视力检查就是查黄斑区的视觉能力。黄斑区以外的视网膜视力是十分低下的。
综上所述,裸眼视力、中心视力和黄斑视力其实是一回事,就是我们平时不戴眼镜时候所测出的视力。裸眼视力的多少是由眼睛的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的屈光程度,透明度和眼轴长度决定的。
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出眼睛的健康情况,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体检测视力测得是裸眼视力。目前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计量裸眼视力是从0.1到2.0。(0.3以下为盲区视力,0.6为摘镜视力,1.0为标准视力。)
屈光度:眼睛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其中,角膜和房水组成了一个凸透镜,晶状体和玻璃体本身都是一个单独的凸透镜,所以眼睛的屈光能力就是屈光系统三个凸透镜的总的屈光力(其实也可以把眼睛的屈光系统看成一个组合起来的大凸透镜)。
眼睛不使用调节时的屈光状态,称为静态屈光,标准眼静态屈光的屈光度-58.64D。人眼在使用调节时的屈光状态,称为动态屈光,其屈光度强于静态屈光的屈光度。由于眼睛屈光度不正确,造成不能准确在视网膜成像,就是视力缺陷,这要根据其原因和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来使视力达到正常。
在眼睛的屈光系统中,角膜和房水以及玻璃体本身由于其解剖结构的限制,它们组成的凸透镜其伸缩性比较小,也就造成了这二者的屈光力上下浮动的范围是很小的。
而晶状体的形状由于受到睫状肌的收缩和和舒张的调节可以变厚或者变薄,其屈光力上下浮动的范围是非常大的,所以人眼的动态屈光主要是由晶状体在起作用,换句话说,人眼睛可以看近或者看远,晶状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屈光系统中,影响屈光度的主要器官是晶状体。
了解完屈光度和裸眼视力的关系,近视除了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还需配合营养素,从根本上补充眼部营养,增强眼睛的抗疲劳能力,降低近视度数,提升视力,这也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