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科普 > 文章内容

硬脑膜外脓肿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11-05 18:55浏览:

1.急性期 病人多有畏寒、发热、周身不适、局限性头痛(多与脓肿所在部位相对应),感染严重者可呈现高热、寒战、谵妄和脑膜刺激症状。颅内压增高症常不明显,脑脊液检查一般变化不大。
2.慢性期 一般脓肿形成后症状反而减轻,如继发于颅骨骨髓炎,当局部形成脓肿或窦道并有脓液排出时,症状可随之好转,但局部病灶不会自愈。继发于额窦炎、中耳炎和乳突炎者,多半局部皮肤有水肿及叩痛。中耳炎引起岩尖骨质破坏者可导致同侧三叉神经和展神经损害。偶有因脓肿较大压迫脑皮质可引起局灶症状,如局限癫痫发作、偏瘫等。
硬脑膜外脓肿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与上述的临床表现。对有颅骨骨髓炎、额窦炎、中耳炎、乳突炎或颅腔邻近部位感染的病人,若出现全身感染症状、局限性头痛、局部皮肤肿胀压痛,甚至出现脑膜刺激症状或脑部症状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CT和MRI扫描有对诊断有帮助,必要时行钻孔探查可获确诊。

 

 

 

本病除了应与其他颅内化脓性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外,应着重与硬脑膜外血肿和硬脑膜外积液进行鉴别。硬脑膜外血肿一般可追问到外伤病史,CT表现急性期血肿为高密度病灶,CT值在40~70Hu之间,比脓液的CT值高。亚急性期血肿可为高、低或混合密度,但增强后无包膜样强化。血肿在MRI T1、T2像上均呈高信号,而积脓在T1像上呈低或中等信号,T2像呈略高信号。硬脑膜外积液一般无临床症状,水样密度,CT值为-5~+15Hu之间,增强扫描无强化;MRI T1像呈低信号,T2像呈高信号,周围脑组织信号正常。而积脓CT值偏高,MRI T1像的信号显著高于积液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