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科普 > 文章内容

尿毒症是不是就一定需要肾移植?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9-11-23 22:25浏览:

尿毒症是不是就一定需要肾移植?专家称,没你想的这么可怕!
 
我国患者数量庞大,器官短缺问题依然严峻。
 
受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陈正
 
30岁的刘先生是广东阳江一家医院的骨科医生,一次夜班后觉得头晕、眼睑水肿,后被诊断出已是慢性肾脏病CKD5期——尿毒症。幸运的是,5个月后,他的体内已经移植了新的肾脏,术后半个月,他已经可以出院回家。
 
在近日的“中国器官捐献日”宣教活动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陈正教授表示,刘昌启在不到半年的时间能获得肾源是幸运的,这得益于中国器官捐献事业的推进。
 
接受采访的肾移植患者
 
肾功能衰竭症状不明显
 
像刘先生一样,大多数人对慢性肾病的关注并不多,原因是肾功能衰竭的症状并不是那么明显,而且很多病症没有特异性,患者容易把这些症状和其他疾病混淆。陈正称,肾病最常见的症状有尿量减少、疲乏无力、恶心呕吐、皮肤干燥瘙痒、四肢水肿、高血压、心理衰竭、抽搐和昏迷等。
 
“要知道自己肾好不好,尿常规检查非常重要。”陈正说,“检验报告中的尿蛋白和尿红细胞两个指标,如果出现异常,即说明肾脏健康出问题。”
 
肾病发展分四个阶段
 
慢性肾脏病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分别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在肾功能不全代偿期中,症状是基本不能察觉的。当病情发展到肾衰竭期,临床表现才会较为明显,但是此时肾病已经进入4-5期之间了,且肾功能开始快速衰竭。
 
陈正表示,如果能在早期(1-2期)发现肾脏病,通过合理规范的治疗,能够阻止病人患上尿毒症;倘若发现较晚,在中后期(3-4期)才进行治疗,那么所做的只能是延缓患者的肾功能衰竭,让病情晚一些发展到尿毒症期。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陈正向公众介绍器官捐献现状
 
肾衰竭是否意味着要换肾?
 
对于已经进入尿毒症的患者也不用太悲观。陈正称,目前常规治疗尿毒症的方法主要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血液透析患者每周2~3次定时在医院进行透析,腹膜透析患者每天需要做3~4次换液操作,可以在家自己做。
 
而肾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即将健康的肾脏移植给有肾脏病变并丧失肾脏功能的一种方式。
 
陈正说,与透析相比,肾移植能够有效地改善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必苦于透析的各类限制和要求,缓解了贫血、高血压等并发状况,移植后维持治疗的费用相对较少,有利于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但很多尿毒症患者关心:“肾源要不要等很久?”陈正介绍,如今随着肾移植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我国的肾移植资源逐渐以公民捐献为主要来源,器官捐献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市民在志愿者的介绍下,打开手机里的支付宝,不到10秒钟,一键就完成了公民器官捐献的登记注册,表达了支持的意愿,奉献一片爱心。
 
自中国从2015年全面开启公民器官捐献后,中国公民逝后自愿器官捐献数量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为2766例,2016年达到4080例,2017年达到5148例。广东省最新数据表示,截至2018年6月3日,今年已累计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318例,捐献数量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
 
虽然器官捐献事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患者数量庞大,器官严重短缺的问题依然存在。
 
感谢所有为器官捐献付出的人们
 
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
 
同时,也希望正在与病魔抗争的你不服输
 
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到这个爱心队伍
 
我们一起努力!
 
“肾移植的成功率很高。”陈正说,广医二院器官移植中心成立至今已经完成肾移植达2700余例,移植数量及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广东省第二位。
 
但同时,肾移植也有不足之处,有发生术后排斥的可能性,患者移植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增加了感染和患肿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