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些年,全世界新诊断为慢性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有一部分肾病患者最终会进展到终末期肾病(尿毒症),这时就需要透析或者肾移植来进行治疗。
因此,很多肾友对自己的血肌酐和肾功能非常关注,尤其是已经到达慢性肾病3期(CKD3期)的患者。
在这里提一点,慢性肾病3期的分期标准是基于肾功能,指的是肾小球滤过率(GFR)在30到59ml/min/1.73m2的患者,与病理分级(如IgA肾病Lee氏3级;紫癜性肾炎III级等)不是一回事,肾功能和病理不是相等关系。
如果还不清楚肾小球滤过率,
肾友小伙伴点击下方小程序计算?
肾小球滤过率计算工具
肾小球滤过率
小程序
很多肾友都会问:到了3期阶段,是不是离尿毒症不远了?以后一定要透析呢?
我们请刘妍医生来回答小伙伴们普遍关心的这个问题吧!
慢性肾病3期,
一定会发展为尿毒症吗?
答案是否定的。慢性肾病3期,并不一定会发展为尿毒症。
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证据。
(注:GFR,是肾小球滤过率的简写,单位为ml/min/1.73m2,下文略去单位。慢性肾病3期以GFR45为界限,又分为3a期和3b期,大于45为3a期,小于45为3b期)
这是一项来自韩国,针对CKD3期患者的回顾性研究,跟踪随访长达十年以上。
研究筛选了347名3期患者(男性194人,女性153人)。平均年龄在64.1±12.6岁。平均GFR为46.4±8.7的患者。其中高血压肾病236人(68.0%),糖尿病肾病64人(18.4%),慢性肾小球肾炎14人(4.0%),多囊肾11人(3.3%),其他22人(6.3%)。
十年后,347人中的167人(48.1%)的肾功能保持稳定或者好转,3a期患者的表现更好。剩下180人(51.9%)的肾功能继续恶化,这些肾功能恶化的患者中也只有50%的人进入透析治疗。
根据韩国的这项研究显示,整整10年,一半人还保持着原来的肾功能没有恶化,更可喜的是还有一部分患者的肾功能有所好转。
用事实证明,慢性肾病3期,控制好,也可以离透析比较远。
为什么有些人不进展?
有些人却进展?
同样是慢性肾病3期,为什么会有那么大差别呢?有哪些因素和慢性肾病3期的进展有关?
除了大家比较熟悉三大决定性因素:蛋白尿、高血压、高血糖的控制情况以外,还包括以下的因素,也会影响3期肾友的肾功能恶化速度:
能不能准确判断肾功能恶化时间?
患者常常问我:肌酐150,我多久会得尿毒症啊?我是不是把尿蛋白控制好,就一定不会发生尿毒症呢?......诸如此类的问题。
说实话,很难回答!
如果有人告诉你,你一定多久会尿毒症,或一定不会得尿毒症,那都是不靠谱的推测!
尽管慢性肾病1期、2期、或是3期、4期,是肾友分类的一个基础,但这个分期,却不能单独拿出来去准确预测慢性肾衰的进展速度。
我们刚刚论述了影响肾功能进展有那么多的影响因素,不同患者的控制情况有很大的区别。
并且,肾病治疗时间长,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变数。比如有的患者喜欢到处求医,尝试各种药物,很多时候药物的成份不清楚,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比较隐蔽的打击。
正因为很多不太确定的可变因素,大大增加了我们预测不同肾友,肾功能恶化时间的难度!
但医生有把握的是,识别患者存在哪些加速肾病恶化的可控因素,并且帮助患者去管理好这些因素!
肾友们与其整日把关注点放在“自己到底哪一天会发生尿毒症”,不如和医生一起,把加速肾病恶化的每一个因素落实到每天的生活中,踏踏实实控制好它们,才是保障肾病不恶化的根本。
慢性肾病3期,饮食要注意什么?
一般我们对于GFR≥60,也就是慢性肾病1期和2期的患者不进行饮食限制(前提是保持健康饮食习惯),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低蛋白饮食可以预防这部分患者的肾病进展,还可能引起营养不良。
但对于GFR<60的患者(除外透析),我们建议在营养医生的指导下,将每天蛋白的摄入量降到约0.6~0.8g/公斤,除了可以降低人体尿素氮,毒素和酸性物质的生成,也降低了磷的摄入,有研究显示可能会延缓CKD3期的进展。
有什么新药在研发?
对于预防CKD3期肾病的进展,有什么新的进展?
我们谈一谈正在涌现和处于试验阶段的治疗,具体见下:
补体抑制剂:主要是针对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和IgA肾病,比如依库珠单抗(针对补体C5的单克隆抗体),因为这些疾病都有补体的深度参与。
JAK/STAT抑制剂:主要针对糖尿病肾病(因为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有炎症过程的参与,而这类药物是抑制炎症过程的),比如巴瑞克替尼。
这只是列举部分正在研究的新药。虽然还在试验阶段,没有进入临床,但我希望告诉大家的是,医学在进步,越来越多的政策、研究关注到慢性肾病,进入肾脏病领域,我们肾友不孤单,未来可期。
不管肾病处于哪个阶段,咱们肾友都不要气馁,好好地学习知识并且配合治疗,过好当下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