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尿液是淡黄色、透明状。如果尿液中出现泡沫时,就可能是出现某种疾病了。那么在哪些情况下患者尿液中可出现泡沫,该怎样治疗呢?
尿里出现泡沫的原因
一、当人在排尿过急、过速或者是位置较高时,尿液强力冲击液面,可能会产生泡沫,但这种类型的泡沫尿是一过性的,很快就能消散。没什么大碍。
二、病理性泡沫尿
脱水
当液体摄入过少,尿液浓缩,可导致尿液中蛋白及其他成分浓度上升,出现泡沫。
第二种情况就是肾脏疾病。
肾脏是代谢血液垃圾的重要器官,如果肾脏受损,蛋白质在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减少,尿中蛋白质增加。也称为泡沫尿。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超过肾脏滤过能力,也会出现泡沫尿。
蛋白尿是肾脏病的早期症状之一。除此之外,肾脏病还有其他早期症状
比如潜血、水肿、乏力、恶心等。
出现泡沫尿后,如何管理?
不同原因导致的泡沫尿,治疗方法也不相同。由缺水导致的,相应增加水的摄入即可;由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可通过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后,再行治理。
不过,由于肾脏病导致的泡沫尿是患者问的最多的。
而治疗肾脏病导致的蛋白尿应用的最多的治疗方案就是用激素。虽然激素一直被肾友诟病副作用大,不过也确实是对一些患者起了作用,帮助蛋白转阴了,通常情况下,在治疗蛋白尿的时候是不会只吃激素一种药的,还会配合着免疫抑制剂服用,这样等停了激素,因为还吃着免疫抑制剂,也不会复发。
在使用药物时,还要配合着饮食,并且调整生活方式。
比如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低钠、低钾、低糖、低磷。不要熬夜,别劳累,定期锻炼,提高免疫力。
有时候因为病情的原因,蛋白并不会完全转阴。大量蛋白尿者可把24小时蛋白控制到1g以下,病情轻的可以把24小时尿蛋白控制在0.5g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