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就要涉及到用药。
最让临床医生头疼的两大类患者是肝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众所周知,肝脏是解毒的重要器官,可以分解代谢很多药物;肾脏是排泄器官,很多药物或者药物的代谢产物要经过肾脏排出体外。
当肝脏功能异常或者肾脏功能障碍时,用药就变得复杂起来。
用药不慎可能别的病没吃好,反而加重了肝脏或肾脏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今天李大夫就结合改善全球肾脏预后组织(KDIGO)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用药安全临床实践部分的指南,和大家(包括医生和肾友)一起学习一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用药安全知识。
知己——了解自己的肾功能水平
慢性肾脏病时肾功能水平的下降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因此,强烈推荐务必在用药时考虑到肾小球滤过率(点击蓝色字体可以详细了解肾小球滤过率)的水平。
建议所有慢性肾脏病患者在肾脏专科医师指导下用药。
李大夫曾遇到过多例自己看说明书买药吃药(感冒药和抗菌素)的肾友最后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的情况,非常危险。
说明书上的剂量是针对健康人的,而肾衰竭的情况下往往需要调整剂量。
通俗一点说,就是用药前要有这么个意识,以我的肾功能水平吃多少药最合适。
知彼——了解药物的代谢特点
对于某些特定的药物(比如中毒剂量和治疗剂量比较接近,一不小心就容易中毒或者超量的情况),往往需要需要更精确的调整剂量,更应该精确地根据肾小球滤过率来评估。
对于透析患者,更要了解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特点,了解透析是否可以清除这些药物。这时候必须有专科医师来把关。
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肌肉量很低(如消瘦、截肢等)情况下,推荐用胱抑素C来计算肾小球滤过率。
警惕非常时期的药物应用
当我们的肾功能水平下降到慢性肾脏病第3期以后且还没有进行规律的透析治疗的这个时期,用药应更加谨慎。
推荐对所有慢性肾脏病3期到5期的肾友进行用药前评估。
如果判定患者存在肾功能恶化或者存在增加急性肾损伤风险的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时(非常时期),应暂停主要经肾脏排泄或(和)有潜在肾毒性的药物。
非常时期暂停药物不完全清单
RAAS抑制剂:普利类、沙坦类s、醛固酮拮抗剂、肾素直接抑制剂
利尿剂:氢氯噻嗪、呋塞米、托拉塞米、寿比山、螺内酯等等
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洛索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等
还有神药二甲双胍
传统强心药地高辛
锂剂(某些抗精神病药)
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推荐所有慢性肾脏病患者在使用非处方药或蛋白营养补充剂前咨询专科医师的意见。
推荐慢性肾脏病患者不要使用草药。
尽管证据还不是很充分,但是基于安全与获益的评估,建议在慢性肾脏病第4期之后(包括第4期)停用二甲双胍。
应用潜在肾毒性药物(如锂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的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肾小球滤过率和电解质及药物浓度。
建议肾友服药时常摸摸自己的肾
如此这般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临床见得受害者太多。
合理规范用药,才能省钱省事省麻烦。
还有,是药三分毒,世上从来没有没有副作用的药。
药物就是把双刃剑,用对了就是好药,用错了就是毒药。
用药前摸摸自己的肾,千万不要盲目乱吃药。
最好常咨询一下自己的肾科医生
慢病需要长期吃药,长期用药更需要管理和监测。
慢病带病生存的状态下说不准哪天会遇到个头疼脑热、胀气腹泻的,药物治疗时在所难免。
请肾友们脑子里多根弦儿,用药前最好咨询一下自己的肾科医生。
啥?您还没有自己的肾科医生?
这样怎么行,慢性肾脏病的漫漫征途中哪能没有自己的肾科医生呢?
肾友找个靠谱的肾科医生比出现问题看急症要英明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