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科普 > 文章内容

骨关节炎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10:14浏览:

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引起的慢性骨科疼痛多无明显损伤,且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3个月以上。和其他疼痛不同的是,慢性骨科疼痛经常反复发作,程度时轻时重,因而用来镇痛的药物需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性。通常我们会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抗抑郁药、激素及一些植物制剂等。


非甾体类药物(NSAIDs)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包括布洛芬(芬必得)、双氯芬酸(扶他林)、美洛昔康(莫比可)、奈丁美酮(瑞力芬)等。它们疗效确切,但副作用也比较明显,比如消化道不良反应、肾功能损害等。新近研制的特异性环氧酶-2抑制剂(西乐葆等)与前面几种药相比更为安全,但老年人及心血管病患者都应谨慎使用。此外,人们常用的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仅有解热镇痛作用,几无抗炎作用,肾毒性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小,也是急慢性疼痛治疗的重要药物。还有一些前期研究显示,治疗此类病症的药物将会有镇痛作用更强、副作用更少的新亚型出现,目前人们正在拭目以待。需要指出的是,服用此类药物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同时认识它们的商品名和主要成分,不要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此类药物。阿片类制剂仍旧是现有的最有效的镇痛药。临床上常用的有可待因、芬太尼、吗啡等。阿片类药物均有共同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包括镇痛、镇定、呼吸抑制、依靠性等。慢性疼痛患者虽可发生阿片耐受(即镇痛有效剂量逐渐增大),但很少发生阿片成瘾现象。曲马多属弱阿片类镇痛药物,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已证明对多种急慢性疼痛有效。据测定,相同剂量下,曲马多镇痛作用相称于吗啡镇痛强度的1/5,明显强于非甾体类药物。为减少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服用时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量。激素作为镇痛目的药物应用,目前尚有争议,所以严格把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尤为重要。激素的适应症有癌性痛,尤其是骨转移性痛和某些骨关节、肌肉、韧带、肌筋膜炎性反应引起的疼痛等。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重叠用药,否则只是增大药量,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增加不良反应。

骨关节炎分类
骨关节炎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类:


1)原发性骨关节炎,是指用目前所有的检查方法查不出病因的骨关节炎,通常所指的骨关节炎属于这一类。


2)继发性骨关节炎是指在其它各种病因或疾病的基础上诱发的病变,如创伤、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及内分泌疾病等。这一类骨关节炎的病变比较局限,不伴发“赫伯登结节”。反复使关节劳损的人群是患骨关节炎的高危人群,如铸造工人、矿工和公共汽车司机等,但是进行长跑锻炼的人却不是患本病的高危人群。肥胖是造成骨关节炎的主要因素,但目前证据尚不充分


骨关节的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内容很多,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练习、减肥、有氧操、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助行工具的使用、膝内翻的楔行鞋垫、职业治疗及关节保护、日常生活的辅助设施等等。欧美国家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以上治疗可以减轻症状,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和医护人员的观念还比较薄弱,今后加强这项工作的力度是各级医务人员应该重视的。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常出现股四头肌肌力减弱,以往认为这是由于废用性萎缩引起的,但国外近来研究认为,股四头肌萎缩并不完全是骨关节炎引起的,而股四头肌肌力减弱可能是造成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之一,由于股四头肌肌力的减弱,膝关节的稳定性受到了影响,正常肌肉所应有的缓冲能力降低,因此加强股四头肌肌力的训练和有氧训练对骨关节炎病人是有益的。


植物制剂中帕歌斯是一种产于非洲植物“魔鬼爪”的提取剂。具有抗炎、抗风湿、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在骨骼肌肉慢性疼痛病人中,帕歌斯可明显缓解病人的疼痛不适并改善受累关节的活动程度。高乌甲素系由毛茛科植物高乌头根中提取的镇痛有效成分,用于治疗中度以上疼痛。经多年临床用药观察,发现其对炎症性疼痛(如风湿性或类风湿关节炎等引起的疼痛)效果更佳。抗抑郁药在最初使用时,是为了治疗长期疼痛所导致的情绪低落,后来发现成功治疗抑郁症的同时也伴随着疼痛的缓解。此类药物可用于腰背痛和关节痛等,对持续进展性疼痛有效,但疼痛很少能完全消除,不良反应较强是其主要缺陷。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是三环类抗抑郁药,包括阿米替林、去甲替林等。另外,安定、舒乐安定等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疼痛作用。氯唑沙宗、美索巴莫、强筋松等药物,由于有肌肉松弛作用,所以有明确的镇痛效果。降钙素除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外,对患肢痛甚至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也有较好疗效。其他辅助性药物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也是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治疗骨科慢性疼痛的辅助性药。此外,80年代开始,使用纯天然鲨鱼软骨粉治疗关节炎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的临床上得到证实,并且开始作为代替医疗的一环逐步普及。

骨关节炎的症状
1、原发性骨性关节炎多发生于5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继发性关节炎,发病年龄较小,30-40岁多见,最常见的关节为颈椎、腰椎、髋、膝、踝、肩、肘、手指等关节


2、骨性关节炎早期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僵硬为主、劳累、受凉或稍微外伤而加重,肢体从一个位置换到另一个位置时困难,稍活动疼痛僵硬很快缓解:如: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起立时,出现僵硬、疼痛,症状明显,经过活动后关节症状减轻或消失,由于早期出现此症状不被重视,加上没有及时治疗,此症状慢慢加重,每1-2年急性发作一次,发作时关节轻微肿胀或有少量积液,有时关节活动出现摩擦感,功能受到一定影响


3、骨性关节炎晚期关节疼痛加重,夜间休息时能疼醒,疼痛为持续不断,直至关节变形,肿大,功能活动受到障碍生活不能自理。


骨性关节炎起病缓慢。症状多出现在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发病者增多。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骨性关节炎的关节痛有以下特点:


多出现在负重关节如膝、髋等;


关节痛与活动有关,在休息后痛就缓解;


在关节静止久后再活动,局部出现短暂的僵硬感,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活动后消失;


病情严峻者即使在休息时都有关节痛和活动的受限;


受累关节往往伴有压痛、骨性肥大、骨性摩擦音、少数患者有畸形。


骨性关节炎的常见部位及其特征如下。同一患者可出现不止一个部位的病变。


一、手:指间关节最常受累,尤其是远端指间关节。肿痛和压痛不太明显亦很少影响关节活动。特征性改变为在指关节背面的内外侧,出现骨性增生而形成硬结节,位于远端指肩关节的结节称为Heberden结节,位于近端指肩关节称为Bouchard结节。这种结节发展很慢。只有少数患者最终会出现远指关节的屈曲或外斜畸形。当第一腕掌关节受累而有骨质增生时就形成“方”形手,这种畸形在中国人中少见。


二、膝:膝关节痛是本病患者就医常见的主诉。其早期症状为上下楼梯时的疼痛,尤其是下楼时为甚,呈单侧或双侧交替出现,是出现关节肿大,多因骨性肥大造成,也可关节腔积液。出现滑膜肥厚的很少见。严重者出现膝内翻畸形。


三、髋:表现为大粗隆、臀外侧、腹股沟等部位疼痛,可放射至膝。髋的内旋和伸直活动受限。我国人群中发生髋的骨性关节炎者较白种人为少。


四、足:第一趾关节是病变出现的常见部位。穿紧足鞋和反复外伤是其病因。症状为局部疼痛、骨性肥大和拇外翻。


五、脊柱:椎体、椎间盘、骨突关节的退性性病变引起颈、腰段椎体的病变。局部出现疼痛、僵硬。少数严重者因椎体缘的唇样增生和骨骜压迫局部神经根、脊髓或局部血管而出现各种放射性痛或神经系症状。


骨关节炎手术冶疗


骨关节炎症状十分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且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就应该考虑手术干预。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有人主张先行关节镜下关节清扫术,这一类手术对有些病人术后近期有一定的疗效,但远期效果则不能肯定。关节置换手术对于大多数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在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由于关节置换手术存在一定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如部件的松动和磨损、骨溶解,这些并发症目前还不能完全解决。因此,严格掌握关节置换的手术指征显得十分重要。严格地讲,手术指征包括:①有关节损害的放射学证据;②存在中到重度的持续疼痛或者已造成残疾;③对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
由于人工关节置换的效果与手术时间的长短、医师的经验、病人术前的身体条件、围手术期处理和康复训练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一个好的关节外科医师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并且训练有素、技术纯熟,才能独立胜任人工关节置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