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科普 > 文章内容

荨麻疹(urticaria)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06:23浏览:

荨麻疹

荨麻疹(urticaria)是一种常见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表现为时隐时现的瘙痒性风团。

病因包括药物、食物、感染、吸入物、物理化学因素、激素(妊娠、经前期黄体酮、潮红)、内科疾病、遗传及精神因素等。慢性荨麻疹中,90%病例为特发性。荨麻疹发病机理可分为免疫介导和非免疫介导两种。

【诊断要点】

一、急性荨麻疹 短期内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

1.起病急,先有皮肤瘙痒,很快出现风团,呈扁平水肿性隆起损害,红色、皮色或白色,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等。

2.风团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12~24小时)即消失,不留痕迹。但新的风团可不断出现,一日数次不等。

3.全身泛发,亦可局限、单个或密集融合成片,自觉剧痒、灼热。

4.一般经历数天至3周左右逐渐痊愈。

5.特别表现 ①大疱性荨麻疹 风团表面出现大疱。②败血症相关荨麻疹 细菌感染败血症所致,有畏寒、高热、血细胞升高。

二、慢性荨麻疹 病情迁延数月以上。

三、特别类型荨麻疹

1.蛋白胨性荨麻疹 由于情绪激动,大量饮酒,食物中蛋白胨未被消化即通过肠粘膜吸收而发生。

2.皮肤划痕症(dermatographism) 因搔抓或用钝器划皮肤后,该处很快出现条状风团(图4-1)。

3.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 为真皮深部及皮下组织小血管扩张,血浆渗出所致的急性局限性肿胀,多发于眼睑、口唇、外生殖器,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乃至窒息。血管性水肿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二种(图4-2)。

4.严寒性荨麻疹 ①获得性:多见于青年女性,暴露或遇冷部位出现瘙痒性风团。②家族性:从婴儿开始,持续终身。当全身受冷刺激、冷中游泳,极少数可致休克而溺水死亡。

5.胆碱能性荨麻疹 常在运动、受热、精神紧张、饮酒后诱发。全身泛发1~3mm小风团,四周有明显红晕,可见卫星状风团。

6.热性荨麻疹 获得性热性荨麻疹,以盛有45℃热水试管于皮肤上5分钟,可发生风团,持续1小时;遗传性热性荨麻疹,接触热水后1~2小时出现风团,可持续12~24小时。

7.日光性荨麻疹 皮肤照射日光后数分钟局部发生风团、红斑,经数10分钟至数小时消退。

8.水源性荨麻疹 接触水或出汗后于毛囊周围引起风团,而掌跖无风团。

9.延迟性压迫性荨麻疹 局部皮肤受压较重较久后发疹。

10.血清病型荨麻疹 见药物性皮炎。

11.接触性荨麻疹 ①变应性 接触某些致敏物如衣裤、唾液、氮芥等后局部出现风团,可伴有血管性水肿。②非变应性 接触原发刺激物如二甲基亚砜、苯唑卡因等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化学介质所致。

四、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补体降低。为寻找诱因可作冰块、运动、日光、热水试验、皮肤变应原检测。

五、鉴别诊断 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①多形红斑 可有典型的虹膜状红斑。②色素性荨麻疹 多自幼年发病,初为持续不退的风团,逐渐演变成黄褐色或灰棕色斑,也可为斑丘疹或结节,Darier征阳性。③荨麻疹样血管炎 风团持续时间长达24~72小时,伴有发热、关节痛、血沉增快、低补体血症。

【治疗】

一、急性荨麻疹

1.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4mg,每日3次)、去氧羟嗪(25mg,每日3次)。

2.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疗效持久,无或少有中枢抑制。如氯雷他定(10mg/d),咪唑斯汀(mizolastine,10mg/d);而阿司咪唑(10mg/d)的疗效持续时间更长。亦可白天服用第二代药物,晚上则服用第一代药物。

3.第一代抗组胺联合用药 两种不同类型的H1受体药,如去氯羟嗪或安泰乐加赛庚啶,氯雷他定加扑尔敏等。

4.H1和H2受体联合用药 H1与H2受体药物(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或甲氰咪胍200mg,每日3次)联合应用。

5.糖皮质激素 适用于重症或伴喉头水肿的荨麻疹、血清病型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迟发性压力性荨麻疹。强的松(30~40mg/d)口服4~5天后停药。

6.败血症相关荨麻疹以抗感染为主;有腹痛给阿托品等解痉药,酌情加用10%葡萄糖酸钙10ml加维生素C 1g静脉注射。

7.危重抢救 皮疹广泛伴有过敏性休克者应积极抢救治疗;有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应立刻给予肾上腺素肌注或地塞米松静注,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

二、慢性荨麻疹

1.抗组胺药物:方法及联用同急性荨麻疹。

2.三环类抗忧郁药:多虑平25mg,每日2~3次,亦可合用H2受体药。

3.过敏介质阻释药:酮替芬(H1受体阻断和抑制介质释放)1mg,每日2次,或臭沙米特(oxatomide)30~60mg,每日2次,餐后服。

4.其他:脑益嗪(具有抗组胺、抗5-HT和抗激肽活性等作用)25mg,每日3次;利血平(有抗5-羟色胺作用)0.125g,1日3次,与多虑平或脑益嗪合用效果更佳;哨苯地平(心痛定,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5~10mg,每日3次;氨茶碱0.1,每日3次(增加细胞内cAMP,从而抑制组胺等过敏介质释放,与H1受体阻断药合用)、氯喹(抑制抗原抗体反应)、氨苯砜(抑制免疫与抗炎);③普鲁卡因静脉封闭疗法、组织疗法、自血疗法、脱敏疗法、组胺球蛋白等治疗。

三、非凡类型荨麻疹

1.皮肤划痕症 羟嗪(安泰乐)、去氯羟嗪、西替利嗪,亦可H1和H2受体阻断药联用,组胺球蛋白肌肉注射和全身紫外线照射(PUVA)。

2.胆碱能性荨麻疹 ①通过逐渐增加水暖和运动,可能达到脱敏;②安泰乐每日15mg,有一定的防备作用。③甲喹吩嗪(玻丽玛朗)5mg/次,每日2次,效果显著;④达那唑(danazol) 0.6/d,以后逐渐减量为0.2~0.3/d;⑤其他 安泰乐、多虑平、赛庚啶、酮替芬、阿托品、脑益嗪、普鲁本辛、654-2亦可选用。

3.寒冷性荨麻疹 首选赛庚啶2mg/次,每日3次口服。6-氨基己酸、安替根(antergan)、多虑平、酮替芬、脑益嗪也可选用。亦可用冷脱敏治疗(见三十一章)。

4.日光性荨麻疹 安泰乐和扑尔敏单独使用,或者H1受体阻断药(扑尔敏、西替利嗪等)和H2受体阻断药(甲氰咪胍等)联合应用。氯喹0.125~0.25mg/次,每日2次口服。羟氯喹400mg/天,连服1个月后改为200mg/天维持量。

5.延迟性压力性荨麻疹 抗组胺药无效,唯一有效的是糖皮质激素。顽固病例可选用氨苯砜50mg/天口服,有一定疗效。

四、中医中药 荨麻疹中医辨证分为:①风热型,宜疏风清热,用消风散加减;②风寒型,宜祛风散寒,用荆防败毒散加减;③胃肠湿热型,宜祛风解表,通里清热,用防风通圣散加减;④冲任不调型,宜调摄冲任,用四物汤合二仙汤加减。

五、局部治疗 可用1%樟脑炉甘石洗剂;日光性荨麻疹可用5%对氨苯甲酸酊或5%二氧化钛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