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科普 > 文章内容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药合理联用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3-05 12:19浏览: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RA)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由于现在单纯的中医、西医对此缺乏特效的治疗的方法,中西医联合治疗得到了广大同仁的认可。现代医学对类风湿的认识发展很快。70年代认为治疗此病缺乏方法80年代提出了偏于保守的金字塔治疗模式,而90年代初期提出了与金字塔模式相背的降级治疗方案即“下台阶疗法”。即便如此,单纯的西药治疗类风湿其疗效还是不理想,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可以取长补短,提高疗效,是目前的发展趋势所在。但是在治疗类风湿时,要强调的是中西药之间要合理应用,应纠正一些单纯的中医治疗加西医治疗这一模式,应该更深入到某一点,某一治疗环节上,从宏观辩证,深入到微观辩证中去,以取得更好疗效。现对联合用药,浅谈经验与体会如下:

一、中西药联用治疗类风湿的目的
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减轻或消除中药(西药)的毒副作用;
扩大中药(西药)的作用范围;
增强中药(西药)在体内的有效血浓度;
减少西药(中药)的治疗量;
加速起效,缩短疗程。
类风湿治疗中的中西药合理联用
现代医学将治疗类风湿的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2)病情缓解药(DMARDs);(3)皮质激素(CS)。
(一)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与中药的合理联用
NSAIDs治疗RA的主要问题是:胃肠道反应及肾脏的毒性作用,另外止痛缺乏选择性也是它的缺点。通过中西药合理联用,在增强疗效的同时,可减轻药物的副作用,扩大药物的应用范围等。我院临床应用认为,运用NSAIDs时,主要针对NSAIDs的缺陷及副作用来选择中药。通过宏观辩证与微观辩证相结合的原则,结合现代医学对中药的研究成果,严谨组方选药,具体方法如下:
1、减轻副作用 有关资料表明79%的类风湿患者,常规剂量口服非甾体抗炎药1个月后,可有明显的胃黏膜糜烂及微量出血,20%的病人出现胃溃疡。最近有人认为目前治疗类风湿的剂量只能起止痛作用,大剂量时才有抗炎作用,由此产生的胃肠道反应还要更大。我们从临床多年观察到:大剂量的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后,会出现脾胃虚弱,脾虚湿阻等表现。根据辨证论治,在相应的治疗类风湿的中药中选用相应的中药或方剂,如黄芪,生苡仁,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方药。与非甾体抗炎药一起应用。我院用此方法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几乎没有因胃肠道的副作用而停药。而单纯使用西药的患者,30%的患者往往因胃肠道反应而停药。
2、减少非甾体抗炎药的治疗量 上述提到的由于非甾体抗炎药明显的胃肠道副作用,临床上往往不能应用其有效的剂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桂枝,细辛,清风藤,全蝎等中药均有抗炎镇痛作用,特别是附子,有学者认为其镇痛作用,比消炎痛,保泰松稍弱,与阿斯匹林的作用相当。对小柴胡汤,乌头汤,防己黄芪汤等均有抗炎镇痛作用。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我们采用中医中药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不仅减少了非甾体抗炎药的剂量,减少了不良反应,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疗效。顺利的完成治疗疗程。
3、扩大非甾体抗炎药的治疗范围 类风湿患者可表现全身关节疼痛,而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往往是全身性的,缺乏选择性。根据中药的归经,某些药物可选择性作用于某一关节或某一部位,如手臂疼痛可选用片姜黄,桑枝,秦艽:下肢疼痛可选用松节,木瓜,牛膝:颈背疼痛可加羌活,独活,葛根,防风;腰部疼痛可选用杜仲,狗脊,桑寄生;关节疼痛可选用丝瓜络,忍冬藤;等。根据类风湿患者不同的疼痛部位表现,在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同时,有针对性的选择中药,以加强特定部位的止痛效果。
4、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时间延长 中药乌梅,山楂,女贞子,山茱萸,五味子等属酸性, 非甾体抗炎药与这些中药中的一种,或几种联用,可以酸化尿液,减少非甾体抗炎药的排泄,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从而提高治疗类风湿的疗效。在临床辩证处方中发现加入乌梅等中药,比不加疗效要好。
(二)病情缓解药(DMARDs)与中药的合理联用
DMARDs被认为是治疗RA的第二、三线药物,此类药物主要有:金制剂(金诺芬或瑞得)、羌氯喹、甲氨喋呤(NTX),爱诺华及雷公藤等。据国外学者Anderson报道:80%的RA 患者呈慢性经过,并且认为其关节的损害大都发生在病后的前2年,因此,目前主张早期应用DMARDs,以减轻关节损害的程度,提高疗效,但此类药物副作用大,起效慢及停药后病情易反复等缺点,需要联合中药来弥补,具体途径如下。
1、减少副作用 DMARDs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泻、粘膜溃疡、皮疹、麻疹、斑秃、月经异常,血细胞降低等。我院在临床运用DMARDs时,根据不同的反应,辩证分型为:脾胃不和、脾气虚弱、气血不足、肝肾两亏等,根据这些分型在辨证论治治疗类风湿的处方中相应给于健脾和胃、健脾益气、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等中药治疗。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证明副作用大为减少。
2、增强疗效 日本学者研究表明,桂枝加术附汤或薏苡仁汤加乌头原碱治疗 RA,其阻止病情恶化,改善症状的有效率达65%。另有学者认为运用中医的温热、扶正、利活血等方药,也可明显地缓解RA病情。中医以上治疗RA的手段,与现代医学DMARDs的作用机理类似。我院运用桂枝加术附汤联合DMARDs治疗RA,从晨僵、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数及30米步行时间方面,均有明显进步,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3、缩短起效的时间 最近提出DMARDs中各药之间可以联合应用,以不同的机理发挥作用,副作用不累加,可以提高疗效。但是DMARDs这类药物的共同点是起效时间慢,停药后易反跳,我们通过20多年的临床发现DMARDs联合中药治疗RA平均起效时间缩短,撤药后无明显反跳现象,因此中医中药与DMARDs中的一种或几种药物联用,可以缩短起效的时间,防止撤药后的反跳现象。
(三)皮质激素(CS)与中医中药联用
激素治疗RA起效迅速,疗效显著,目前主要因为其可怕的副作用,撤药困难等因素限制了它的用途。
1、减轻副作用 长期应用激素会出现多种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中医分型大都属于阴虚内热、湿毒壅盛、气滞血瘀、肝肾亏损等,临床中分别选用滋阴清热、清热解毒、行气活血、补肾益肝等中药加入相应的辩证处方中治疗本病,可以减轻或消除其副作用。
2、有利于激素的撤减 激素的撤减不当会造成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现代医学表明补肾阳的中草药有促进垂体-肾上腺系统的兴奋作用,有助于撤减激素。日本学者运用柴苓汤(小柴胡汤与五苓散的合方)治疗RA 、溃疡性结肠炎、肾病等,发现能使之安全撤减激素。我院研究的“代激素方”汤剂(炙首乌、太子参、黄芪、怀山药、白芍、白术、生甘草、枸杞等组方)临床运用表明有激素效应。为安全撤减激素及防止疾病反弹提供了有力保证。因此选用上述方法来撤减激素是行之有效的,是安全的。
然而某些中西药之间联合应用属于禁忌。再临床上应警惕,如NSAIDs应避免与中药药酒(骨刺消痛液、虎骨酒、舒筋活络酒等)联用,以免加重胃粘模损害;甲氨喋呤能干扰胆碱合成,增加肝脏的毒性,因此甲氨喋呤与中药药酒也不宜联用;另用国外学者报道,青霉胺与中药绛矾丸同服,使青霉胺吸收减少,血浓度降低,从而影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