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2-12-22 09:00浏览:
次
1.水肿 初多见于踝部,呈凹陷性,继则延及到全身,清晨起床时面部水肿明显。水肿时常伴乏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2.心血管系统症状 患者血压偏低、脉压小,易昏厥。当不适当使用降压、利尿药时可出现明显低血压、甚至循环衰竭、休克等。
详细询问病史以确定病因,根据:①大量蛋白尿,每天在3.5g以上;②低蛋白血症,血浆总蛋白少于5g%,白蛋白少于3g%;③全身水肿;④高胆固醇血症(>300mg%以上);⑤脂质尿。可确诊为肾病综合征。
1.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好发于少年儿童,有典型的皮疹,可伴发关节疼痛、腹痛及黑便,皮疹出现1~4周以后出现肾损害,部分出现肾病综合征。但是典型的皮肤紫癜及束臀试验阳性有助于鉴别诊断。
2.狼疮性肾炎 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呈现多系统损害,血清补体C3持续降低,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出现多种自身抗体。肾脏病变部分呈肾病综合征表现。多系统损害,尤其是血清学、免疫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3.糖尿病肾病 好发于中、老年,患糖尿病数年后出现尿液改变,尿中出现蛋白,逐渐出现肾病综合征改变。原发病病史对鉴别诊断有意义。
4.肾淀粉样变性 好发于中、老年,淀粉样变性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前者病因不清,主要侵犯心、肾、消化道、皮肤及神经,后者常继发于慢性化脓性感染及恶性肿瘤。肾脏改变主要表现为体积增大,常出现肾病综合征。确诊需要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刚果红染色阳性为本病的特征性改变。
5.骨髓瘤肾病 好发于中、老年,男多于女。可出现骨痛,扁骨X线检查出现穿髓样空洞,血清中单株球蛋白增高,血浆蛋白电泳出现M带,尿凝溶蛋白阳性。本病累及肾脏时呈肾病综合征表现。确诊需要骨髓穿刺,可见大量骨髓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