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经疾病 > 列表
  • 包涵体肌炎与遗传性包涵体肌病病因2022-11-02 09:48:56

    (一)发病原因 s-IBM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Chou曾怀疑包涵体为一黏病毒产物,且后来发现该包涵体能与麻疹病毒抗体结合,但有关s-IBM与病毒感染间的关系至今未得到肯定。 Arahata采用免疫电镜方法对s-IBM的免疫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s-IBM中单核细胞对非坏...

  • 宾斯旺格病如何预防?2022-11-02 09:44:24

    1.及早发现并避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并积极治疗,高度颈动脉狭窄者可手术治疗。有助于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2.戒烟、控制饮酒及合理饮食。 3.有明确遗传背景者应进行基因诊断和治疗。...

  • 宾斯旺格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2022-11-02 09:41:31

    1.多于55~65岁发病,男女发病均等,多数病例有多年高血压病史,发病隐匿,呈亚急性或慢性病程。 2.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痴呆、局灶性神经定位体征和精神症状;病情可长期稳定或卒中后迅速加重。多以认知障碍为首发症状,记忆力减退、抑郁、定向力障碍,发展为生...

  • 宾斯旺格病需要做哪些检查?2022-11-02 09:38:55

    脑脊液常规检查和测定脑脊液、血清中Apo E多态性及Tau蛋白定量、淀粉样蛋白片段,有诊断与鉴别意义。 1.脑电图 节律减慢至8~9Hz以下,双侧额区、颞区和中央区出现弥漫性波,可伴局灶性阵发高波幅节律。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事件相关...

  • 宾斯旺格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2022-11-02 09:35:33

    (一)治疗 治疗包括治疗原发性脑血管疾病和脑功能恢复两方面。 1.治疗高血压 使血压维持适当水平,可阻止和延缓痴呆的发生。有学者发现,VD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在135~150mmHg可改善认知功能,低于此水平症状恶化。 2.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提高氧...

  • 宾斯旺格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2022-11-02 09:31:57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不清,Fisher(1989)在72例病理确诊的宾斯旺格病患者发现,94%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提出本病可能与高血压及白质内深穿小动脉玻璃样变性有关。 (二)发病机制 宾斯旺格病的发病机制不明,Schmidt对273例老年人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研究,通...

  • 步态异常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2022-11-02 09:29:08

    1.皮质脊髓束病变 (1)痉挛性偏瘫步态:为单侧病变。病侧上肢通常为屈曲、内收姿势,腰部向健侧倾斜,下肢伸直、外旋,向外前摆动(代偿髋、膝屈肌及踝背屈肌无力导致的拖脚),行走时呈划圈样步态;轻症病人只表现下肢拖曳步态。见于脑卒中后遗症等。 (2)痉挛性...

  • 步态异常需要做哪些检查?2022-11-02 09:24:26

    必要的有选择性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尿素氮。 必要的有选择性的辅助检查项目包括: 1.颅底部摄片、CT及MRI等检查。 2.脑脊液检查。 3.胸透、心电图、超声波。...

  • 步态异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2022-11-02 09:08:13

    步态异常 (一)发病原因 常见的异常步态病因有以下几种: 1.皮质脊髓束病变可导致痉挛性偏瘫步态和痉挛性截瘫步态。 2.双侧额叶病变可导致失用步态。 3.额叶(皮质或白质)病变可导致小步态(marche petit pas)。 4.锥体外系病变可导致慌张步态和扭曲、奇异步态...

  • 病毒性脑膜炎有什么并发症?2022-11-02 09:05:33

    1.意识障碍,甚至去皮质状态等不同程度意识改变。 2.颅压增高症状,若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或瞳孔不等大,要考虑颅内高压并发脑疝可能性。 3.多数完全恢复,但少数遗留癫痫、肢体瘫痪、智能发育迟缓等后遗症。...

  • 首页
  • 上一页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73
  • 174
  • 175
  • 176
  • 177
  • 178
  • 下一页
  • 末页
  • 4684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