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经疾病 > 文章内容

羚羊角滴丸用于痈肿疮毒的用量是怎样呢?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4-08-09 07:35浏览:

羚羊角滴丸为黄棕色圆球状滴丸;气芳香。羚羊角滴丸的主要成份为羚羊角粉。那么,羚羊角滴丸用于痈肿疮毒的用量是怎样呢?

羚羊角滴丸中的羚羊角对热板法和醋酸法刺激所致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羚羊角滴丸中的羚羊角对小鼠自主活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羚羊角滴丸中的羚羊角对阈下催眠剂且的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羚羊角滴丸中的羚羊角使异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睡眠时间明显延长,羚羊角滴丸中的羚羊角并可对抗电及戊四氮引起的小鼠惊厥。

羚羊角滴丸羚羊角滴丸中的羚羊角给大鼠灌胃羚羊角粉,羚羊角滴丸中的羚羊角对2,4一二硝基苯酚所致高热1h就有解热作用,羚羊角滴丸中的羚羊角的作用迅速且待续时间长达3h,并且超细粉解热效果明显优于粗粉。羚羊角滴丸中的羚羊角对致热家兔或大白鼠均有解热作用。羚羊角滴丸中的羚羊角不能减少戊四氮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对尼可刹米引起的抽搐、咖啡因惊厥、最大电休克发作等作用不明显。

羚羊角滴丸用于痈肿疮毒的用量:口服,一次10丸(1袋),一日2次,小儿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