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经疾病 > 文章内容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7~8章)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11-12 06:44浏览:

第七章 脊髓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脊髓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2.脊髓与脊柱的关系。
  3.脊髓病的定位诊断。
  【教学内容】
  1.阐述脊髓在长度上的脊段性结构和横断面的内部结构。
  2说明脊髓长度短于脊柱。脊髓节段和锥体的关系。
  3.脊髓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性障碍和反射、感觉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4.脊髓损害的表现及常见病因:前角、后角、前连合、脊髓小脑束、后索和锥体束;脊髓半切的表现及常见病因。
  简述脊髓主要节段横贯性损害的临床表现:高颈部位、颈膨大、胸段、腰膨大、园锥、马尾。

第二节 急性脊髓炎

  【目的要求】
  1.了解脊髓炎和脊髓病的含义。了解脊髓炎的临床分类。
  2.主要阐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护理。
  【教学内容】
  1.病因: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病因不明,可能由病毒造成,也可能是脱髓鞘性病。简述其有关病理改变。
  2.临床表现:重点讲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包括急性休克期、恢复期)及脑脊液的改变。
  3.诊断:根据病史和体征等诊断不难,须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病,脊髓压迫症,急性硬脊膜外脓肿等进行鉴别。
  4.治疗和护理:
  (1)急性期可短程试用皮质类固醇,并处理排尿障碍和呼吸肌麻痹。
  (2)防治各种并发症:尿路和呼吸道感染、褥疮。
  康复期的理疗、体育等治疗。

第三节 脊髓压迫症

  【目的要求】
  掌握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病因:各种脊髓肿瘤、炎症性疾病、锥体疾病等。
  2.临床表现:神经根损害、传导束型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反射改变、可有脊髓损害变化。
  3.诊断与鉴别诊断
  (1)判断是否脊髓压迫症
  (2)判断脊髓压迫节段
  (3)判断髓内或髓外压迫
  判断脊髓压迫的原则
  4.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对症治疗
  

第四节 运动神经元病

  【目的要求】
  了解这类疾病的临床特点、分类、治疗和诊断。
  【教学内容】
  1.病因:病因不明的运动神经元变性。
  2.临床特点和典型:中年后出现慢性进行性肌萎缩等运动神经元损害症状。临床上主要为三种类型:(1)下运动神经元型(进行性脊肌萎缩症);(2)上运动神经元型(原发性侧索硬化);(3)混合型(肌萎缩侧索硬化)。
  3.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上和/或下运动神经元病变体征及感觉正常,易诊断。须与颈椎病、脑干和脊髓肿瘤等鉴别。
  4.治疗:无特效疗法。改善全身情况、加强护理。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目的要求】
  1.了解脑血液供应和主要血管闭塞后的症状。
  2.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
  3.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1.脑血液供应和主要血管闭塞后的症状:颈内动脉、大脑前、中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等。
  2.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和发病机理强调微栓塞学说。
  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特点:颈内和椎动脉系某一局部功能障碍;症状突然消失,不超过24小时缓解,可刻板地反复发作等。
  5.诊断和鉴别诊断:与癫痫、偏头痛、昏厥、眩晕等鉴别。
  6.防治:病因治疗、血小板聚集抑制药等。
  

第三节 脑梗死

  【目的要求】
  了解脑梗塞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教学内容】
  1.病因及发病原理:强调本病发病的血管壁、血流动力和血液成分等三大要素。
  2.临床表现:重点阐述脑血栓形成的典型临床表现及三个主要临床类型。介绍CT和MRI在临床诊断上意义。
  3.诊断和鉴别诊断:与脑肿瘤、硬膜下血肿等疾病的鉴别。
  4.治疗:溶栓治疗、抗凝治疗、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脑保护治疗。手术治疗。
  5.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的概念、诊断、治疗。
  

第四节 脑出血

  【目的要求】
  1.掌握脑出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掌握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鉴别诊断。
  【教学内容】
  1.阐明脑出血的病因、强调高血压的作用。
  2.发病原因、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微动脉瘤。
  3.病理:脑实质内出血和好发部位。
  4.临床表现:
  (1)脑出血的典型临床表现。
  (2)主要脑出血部位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内囊—基底核区、桥脑、小脑、脑叶、脑室)
  5.诊断和鉴别诊断:阐明与脑肿瘤、外伤性颅内血肿等鉴别。阐明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的临床鉴别点。
  6.治疗:降颅压、调整血压、安静、手术、护理等。
  

第五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目的要求】
  掌握本病的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复发。
  【教学内容】
  1.病因:动脉硬化、颅内先天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
  2.发病原理:动脉易破裂性、出血和血管痉挛。
  3.病理:强调动脉瘤的好发部位。
  4.临床表现:强调发病情况、脑膜刺激征、血性脑脊液、罕见局限性脑损害体征、DSA临床意义。
  5.诊断和鉴别诊断:与脑膜炎鉴别。
  6.治疗:安静、脱水剂、抗纤溶剂、止血剂、手术和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