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经疾病 > 文章内容

面神经炎(Bell麻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面瘫)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1-06-30 08:06浏览:

【病因】

  面神经炎在脑神经疾患中较为多见,这与面神经管是一狭长的骨性管道的解剖结构有关,当岩骨发育异常,面神经管可能更为狭窄,这可能是面神经炎发病的内在因素。面神经炎发病的外在原因尚未明了。有人根据其早期病理变化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及轴空有不同程度的变性,推测可能因面部受冷风吹袭,面神经的营养微血管痉挛,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所致。也有的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但一直未分离出病毒。近年来也有认为可能是一种免疫反应。膝状神经节综合征(Ramsay-Hunt Syndrome)则系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使膝状神经节及面神经发生炎症所致。

【症状】

  青壮年多发,部分病人发病前数日有同侧下颌角、耳内、乳突区痛疼。病史询问应注意发病前有无面部受凉受风吹等诱因,多数病人于晨起洗漱时突然发现面颊动作不灵或歪斜,表情不自如,前额纹消失,眼裂开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等。

  1.茎乳孔以下的面神经支受累出现周围性面瘫,病侧额纹消失,不能额皱蹙眉,眼裂变大,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Bell征(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偏向健侧,鼓腮和吹口哨漏气,常见食物滞留于病侧齿颊间。

  2.受损影响到鼓索以上的面神经支时除周围性面瘫,还出现同侧舌前2/3味觉障碍。

  3.镫骨肌以上的面神经支受累时发生听觉过敏、同侧舌前2/3味觉障碍和周围性面瘫。

  4.膝状神经节受累,除听觉过敏、同侧舌前2/3味觉障碍和周围性面瘫,还有患侧乳突部疼痛、耳廓和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称Hunt氏综合征。

【饮食保健】

  1.面神经炎适宜吃什么?

  在饮食上可以不再禁忌冰凉的食物,但还是要以高钙 、高蛋白饮食为主。少吃油腻滞胃、不易消化的食品。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如桃、葡萄、苦瓜、茄子、青椒、韭菜,来维持足够的维生素摄入。另外还要吃一些米面、粗粮类食物,以保持机体足够的能量供给,增强抗病能力。

  备注: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护理】

  怎样护理面瘫后遗症呢?

  1、在饮食上可以不再禁忌冰凉的食物,但还是要以高钙 、高蛋白饮食为主。少吃油腻滞胃、不易消化的食品。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如桃、葡萄、苦瓜、茄子、青椒、韭菜,来维持足够的维生素摄入。另外还要吃一些米面、粗粮类食物,以保持机体足够的能量供给,增强抗病能力。

  2、在后遗症期为防止面肌萎缩进一步发展,患者每天除面部功能锻炼以外,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天进行面部药物按摩。

  3、放松心情,充分休息对已经形成的后遗症不要过渡的紧张。

  4、在这一时期有一些久治不愈的患者缺乏进一步治疗的信心,认为治疗那么长时间了,不能好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通过我院的临床观察,经过我院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可以康复的。所以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坚持治疗,美丽的容颜就在您眼前。

【治疗】

  增强体质,寒冷季节注意颜面及耳后部位保暖、避免头朝风口窗隙久坐或睡眠,以防发病或复发。

  1、 心理护理:患者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有的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这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病人情绪稳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2、 护眼: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护的非常重要的,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

  3、 局部护理:热敷祛风:以生姜末局部敷于面瘫侧,每日1/2小时;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每日2—3次,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只要患侧面肌能运动就可自行对镜子做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每个动作做2个八拍或4个八拍,每天2—3次,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面瘫患者应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检查】

  1. 内听道X线片正常。外耳道、听觉等五官科专科检查。

  2.电生理检查、面神经MCV减慢,面肌EMG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或消失。

【鉴别】

  根据起病形式和临床特点,诊断多无困难。但需与下述疾病鉴别:

  一、中枢性面瘫:系由于对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所致,仅表现为病变对侧下组面肌瘫痪。

  二、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性面瘫相鉴别:

  (一)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可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但常为双侧性,绝大多数伴有其他颅神经及肢体对称性瘫痪和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等。

  (二)桥脑损害:桥脑面神经核及其纤维损害可出现周围性面瘫,但常伴有桥脑内部邻近结构,如外展神经、三叉神经、锥体束、脊髓丘系等的损害,而出现同侧眼外直肌瘫痪、面部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瘫痪(交叉性瘫痪)。见于该部肿瘤、炎症、血管病变等。

  (三)小脑桥脑角损害:多同时损害三叉神经、位听神经、同侧小脑及延髓,故除周围性面瘫外,还可有同侧面部痛觉障碍、耳鸣、耳聋、眩晕、眼球震颤、肢体共济失调及对侧肢体瘫痪等症状,称“小脑桥脑角综合征”,多见于该部肿瘤、炎症等。

  (四)面神经管邻近的结构病变:见于中耳炎、乳突炎、中耳乳突部手术及颅底骨折等,可有相应的病史及临床症状。

  (五)茎乳孔以外的病变:见于腮腺炎、腮腺肿瘤、颌颈部及腮腺区手术等。除仅有周围性面瘫外,尚有相应疾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

【并发症】

  一般预后良好,通常于起病1~2周后开始恢复,2~3月内痊愈。约85%病例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但6个月以上未见恢复者则预后较差,有的可遗有面肌痉挛或面肌抽搐。前者表现为病侧鼻唇沟的加深,口角被拉向病侧,眼裂变小,易将健侧误为病侧;后者病侧面肌不自主抽动,紧张时症状更明显,严重时可影响正常工作。少数病侧还可出现“鳄泪征”即进食时病侧眼流泪,可能为面神经修复过程中神经纤维再生时,误入邻近功能不同的神经鞘通路中所致。肌电图检查及面神经传导功能测定对判断面神经受损的程度及其可能恢复的程度,有相当价值,可在起病两周后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