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06-29 08:51浏览:
次
(一)发病原因
确已证实大量无节制地饮酒,对机体许多器官系统均有很大的损害作用,神经系统是酒精滥用致病的主要靶器官之一。
(二)发病机制
与一般的麻醉剂相似,酒精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膜,这类物质像巴比妥类一样是脂溶性的。通过溶解细胞膜与细胞膜的脂蛋白相互作用而产生效应。酒精是CNS的抑制剂而不是兴奋剂,一些酒精中毒的早期症状提示大脑兴奋,如喋喋不休、攻击性、过分活跃和大脑皮质电兴奋增加等,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调节大脑皮质活动的皮质下某些结构(可能上部脑干的网状结构)被抑制的结果。同样早期腱反射活跃可能反映高级抑制中枢对脊髓的运动神经元的短暂性失控。然而,随酒精量的增大,抑制作用扩展至大脑、脑干和脊髓神经细胞。
有关酒精导致神经系统继发性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现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影响维生素B1代谢 影响和抑制维生素B1的吸收及在肝脏内的储存,导致患者体内维生素B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一般情况下,神经组织的主要能量来源于糖代谢,在维生素B1缺乏时,由于焦磷酸硫胺素的减少,可造成糖代谢的障碍,引起神经组织的供能减少,进而产生神经组织功能和结构上的异常。此外,维生素B1的缺乏还能够造成磷酸戊糖代谢途径障碍,影响磷脂类的合成,使周围和中枢神经组织出现脱髓鞘和轴索变性样改变。
2.具有脂溶性 可迅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和神经细胞膜,并可作用于膜上的某些酶类和受体而影响细胞的功能。
3.其他 酒精代谢过程中生成的自由基和其他代谢产物也能够造成神经系统的损害。
酒精中毒性神经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长期慢性酗酒造成神经细胞慢性损害,神经突触减少、神经元脱失。
1.神经系统酒精性疾病的分类 根据已知酒精所产生病理作用的机制将酒精性疾病分为以下几类。
(1)急性酒精中毒:单纯醉酒、复杂性醉酒、病理性醉酒。
(2)禁酒或戒断综合征:震颤、妄想、抽搐、谵妄性震颤。
(3)继发于酒精中毒的神经系统营养不良性疾病:
①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
②多周围神经病。
③视神经萎缩(烟-酒性综合征)。
④糙皮病。
(4)与酒中毒有关发病机制不明确的疾病:
①小脑变性。
②Marchiafava-Bignami病。
③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④酗酒性心肌病和肌病。
⑤酗酒性痴呆。
⑥脑萎缩。
(5)胎儿酒精综合征。
(6)肝硬化和门脉综合分流所致的神经系统疾病:
①肝性木僵和昏迷。
②慢性肝脑变性。
2.酒精中毒性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
(1)酒精不同程度地影响各种运动功能,包括简单的站立、讲话、眼球运动和高度精密、复杂的运动技能。运动变得缓慢而且不准确、唐突,因此不能胜任技能性工作。
(2)酒精还通过干扰感知速度和持续性脑力活动而损害智能。学习过程缓慢、效果差,易形成词和数字的过多联系。集中和持久注意力的能力降低。患者不能全面的考虑问题而将问题简单化。最终酒精将损害判断和认知能力,甚至丧失所有的思维和推理能力。
(3)Miles在很多年以前,在非成瘾人群中建立了一组血液乙醇与功能损害程度量表关系。当血液乙醇浓度为30mg/dl时,可出现轻度的欣快;在50mg/dl时出现轻度共济失调;在100mg/dl时共济失调明显;在200mg/dl时出现意识混乱,智能活动水平降低;在300mg/dl时患者呈木僵昏迷状态;达到1000mg/dl时呈深麻醉状态,有致死的可能。
(4)对酒精的耐受:习惯性饮酒可使酒量增大,从而使酒精作用降低,这是慢性酗酒者大量饮酒而无明显醉酒迹象的原因。在短期酒精暴露后,神经系统能够调节适应酒精的存在。因此,如果血液中乙醇的浓度升高非常缓慢,即使浓度达到很高,也很少出现症状。反过来说,乙醇的血液峰值上升越快,中毒的程度越重。如前面所指出的,影响这种快速适应性的重要因素,不是血液中乙醇的浓度,而是乙醇在身体存在的时间长短。对酒精耐受潜在机制的认识刚刚起步,酗酒者一定程度的耐受性,用乙醇代谢增强似乎不能解释,神经元对乙醇适应程度增加可能是更好的解释。
如前所述,乙醇对于细胞膜有很强的生理、生化作用。乙醇在脂质双层溶解脂质,使液体状脱脂质比例增大,胶质比例减少。这一过程使其他膜结构特别是蛋白质紊乱。有人提出,乙醇类似吸入性麻醉剂通过“液化膜结构”,而产生中毒性作用。随着神经细胞膜耐受的发展,对乙醇的液化作用具有抵抗力。乙醇对调节离子通道,特别是氯和钙通道的细胞膜受体系统的作用也同样重要。
慢性给予乙醇可使神经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数目增加;另外,在慢性给予乙醇的期间给予钙离子通道阻滞药可防止神经元钙通道增加和酒精耐受的产生。
主要根据饮酒史、临床表现和适当的辅助检查,如血、尿酒精浓度的测定等可以做出诊断。
1.血、尿酒精浓度的测定 有诊断及中毒程度评估意义。
2.其他血液检查 包括血生化、肝功、肾功、出凝血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等。
3.心电图、脑电图、脑CT或 MRI检查,有鉴别诊断及中毒程度评估意义。
4.肌电图和神经电生理检查,有鉴别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