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经疾病 > 文章内容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1-06-29 08:19浏览:

【病因】

  多见于少年和青年女性,发作和月经有关,多有家族史,可因精神、情绪激动、视觉疲劳、劳累及睡眠不足而诱发。临床并不少见。

  一般认为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系侵犯了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神经症状是由于血管痉挛引起脑干、小脑、枕叶缺血而出现的功能异常。

【症状】

  发作开始出现鲜明的、不成形的视幻觉或羞明,累及整个视野,甚至出现全盲,同时发生或接着发生眩晕、共济失调、构音障碍、耳鸣及远端或四肢的感觉异常。其中有的病人出现渐进性意识障碍,有些在意识丧失之前呈现难以理解的梦样状态、精神错乱状态,意识丧失的程度并不太深,强烈刺激可以唤醒。这些发作的神经症状在2~45天之内,多数为10~30分钟。随后出现枕部的搏动性头痛,常伴有呕吐,头痛可持续几小时或直到病人进入睡眠为止。较多数病人只有少数的戏剧性发作,在这种典型发作之前或间歇期病人呈现普通型偏头痛的表现。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发作停止,往往被普通型偏头痛所代替。

【饮食保健】

  1、引起偏头痛的食物主要是:

  (1)含高酪胺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奶制品。

  (2)动物脂肪,其诱发偏头痛占全部食物因素的49.8%,严格控制此为食物可防止偏头痛发作。

  (3)酒精饮料:特别是红色葡萄酒,白酒,柠檬汁,柑橘,冰淇淋等。

  (4)牛肉香肠,肉类腌制品,酱油等。

  2、头痛的食疗原则

  (1)实症头痛:饮食宜清淡,除米,面主食外,可多食青菜,水果类食物。

  (2)虚证头痛:可多食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母鸡,猪肉,猪肝,蛋类以及桂圆,莲子汤等。

  (3)有热者,宜吃新鲜蔬菜,水果,绿豆汤,赤豆汤等。

  (4)禁忌烟、酒和公鸡,螃蟹,虾等发物。

【护理】

  有人曾用选择性椎动脉造影复制出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的症状,包括枕部疼痛、视幻觉、昏呆和瞳孔变化。吸入5%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强烈的脑血管扩张作用,曾使一些因基底动脉型偏头痛而致木僵状态的病人改善,当停止吸入后症状复又恶化。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所表现的脑干多灶性功能障碍症状常呈戏剧性缓解,因而是良性的。但文献中曾有2例病人当出现典型发作之后,接着发生了延髓和小脑的梗塞,脑血管造影显示大脑后动脉部分间歇性不显影及椎动脉闭塞。因此,遇到本病时应动态观察,在没有CT、MRI及血管造影材料的情况下,诊断应持慎重态度。

【治疗】

  由于许多因素可诱发偏头痛,在生活起居中注意调护,避免这些因素对身体的侵袭,慎起居,调理饮食,情志等在一定程度可以预防偏头痛发作。

  1.清除诱因 偏头痛的预防第一步就是要消除或减少发作的诱发因素,随着气候变化、异味及某些食物和药物有可能诱发偏头痛的发作,并且要避免情绪紧张,避免服用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发作期宜在光线较暗的房间内静卧休息,一般患儿若能入睡,醒后头痛可自行缓解。

  (1)少碰3C食物,香肠、热狗和代糖食品,少喝红酒,咖啡。

  (2)谨慎使用止痛药、感冒糖浆。

  (3)补充维他命B2,镁。

  (4)营造安静的环境。

  (5)学会减压,规律运动,勤做肩颈运动,睡眠规律,拒绝晨昏颠倒。

  (6)吃鱼防头疼。

  (7)善用热敷和冰袋。

  (8)月经期多喝水。

  (9)小心香水和众多清洁剂。

  (10)小心使用避孕药。

  (11)注意气侯的影响,风、燥、湿热、暴风雨,明亮耀眼的阳光,寒冷、雷声等气候变化均可诱发偏头痛发作,注意避风寒,保暖,不要暴晒淋雨,防止诱发致病。

  2.药物预防 可酌情给予下列药物,如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组胺受体阻断剂(赛庚啶)、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苯噻啶)、钙通道阻滞药(氟桂利嗪)、其他药物丙戊酸、卡马西平、可乐定、苯乙肼、阿米替林(amitrptyline)等。剂量、方法见治疗中所述。

【检查】

  1.脑电图检查,脑血流图检查,.脑血管造影检查。

  2.脑脊液检查,免疫学检查,血小板机能检查。

【鉴别】

  要与血管瘤、血管阻塞性疾病、大脑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干疾病做鉴别。

【并发症】

  某些病人的皮质兴奋性扩散可引起抽搐发作,但与癫痫并存者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