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经疾病 > 文章内容

多发性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病)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5 09:59浏览:

【病因】

  本病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周围神经的节段性脱髓鞘或轴突变性,或两者兼有。引起的原因很多,分述如下:

  (一)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 是一组可能由感染或血清注射、疫苗接种诱发的自体免疫性疾病。

  (二)代谢及内分泌障碍 糖尿病、尿毒症、血卟啉病、淀粉样变性、痛风、四状腺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黄色瘤病、血友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恶病质、烧伤等。

  (三)营养障碍 脚气病、糙皮病、维生素B12缺乏、慢性酒精中毒、妊娠、胃肠道的慢性疾病及手术后等。

  (四)化学因素

  1.药物 呋喃类药物、异烟肼、苯妥英钠、磺胺类、长春新碱、氯喹、乙胺丁醇、阿糖胞苷等。

  2.化学品 一氧化碳、二硫化碳、四氯化碳、苯及其衍生物(苯胺、二硝基苯等)、甲醇、溴甲烷、正已烷、丙酮、氯仿、氯丙烯、氯丁醇、三氯乙烯、有机氯杀虫剂、有机磷农药(敌百虫、敌敌畏、1605、1059)等。

  3.重金属 砷、铅、汞、锑、铊等。

  (五)感染性疾病

  1.周围神经的直接感染如麻风、带状疱疹。

  2.伴发或继发于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钩端螺旋体病等。

  3.细菌分泌的毒素对周围神经有特殊的亲和力,如白喉、破伤风、菌痢等。

  (六)结缔组织疾病 如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七)遗传 如遗传性共济失调性周围神经炎(Refsum病)、进行性肥大性多发性神经炎等。

  (八)其他原因 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癌症、异常球蛋白血症等。

  (九)病因不明 慢性进行性或复发性多发性神经炎。

【症状】

  本病共同特点是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自主神经障碍。

  (1) 各种感觉缺失呈手套袜子形分布,可伴感觉异常、感觉过度和疼痛等刺激症状。疼痛是小纤维受损神经病 (如糖尿病\酒精中毒\卟啉病等),以及艾滋病、遗传性感觉神经病、副肿瘤性感觉神经病、嵌压性神经病、特发性臂丛神经病显著特点。遗传性感觉神经病、淀粉样神经病可见分离性感觉缺失。

  (2) 肢体远端下运动神经元瘫:严重病例伴肌萎缩和肌束震颤,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踝反射明显,不能执行精细任务。远端重于近端,下肢胫前肌、腓骨肌, 上肢骨间肌、蚓状肌和鱼际肌萎缩明显,手、足下垂和跨阈步态,晚期肌挛缩出现畸形。

  (3) 自主神经障碍: 体位性低血压、肢冷、多汗或无汗、指(趾)甲松脆, 皮肤菲薄、干燥或脱屑, 竖毛障碍,传入神经病变导致无张力性膀胱、阳痿和腹泻等。

【饮食保健】

  多发性神经炎宜吃:

  无湿热者宜多食滋补肝肾食物,如肉类、牛羊乳、豆类、枸杞子、山药等。

  有湿热者宜多食用能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蕹菜、萝卜、冬瓜、薏苡仁、豆芽等。

  多发性神经炎忌吃:

  忌食生冷、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湿热证忌食辛辣、温热的食物,如酒、辣椒、干姜、胡椒、桂皮等。

  多发性神经炎食疗方:

  (1)双仁煲鹅肉配方:

  薏苡仁30g,桃仁1 Og,鹅肉 400g,胡萝卜150g,绍酒lOg,酱油20g,姜 lOg,葱15g,盐4g,素油30g。

  制作:薏苡仁洗净,除去杂质;桃仁洗净;鹅肉洗净,用沸水焯去血水,切4cm见方的块;胡萝卜洗净,切4cm见方的块;葱切段,姜切片。薏苡仁放入碗内,加水50ml置蒸笼内蒸熟待用。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热时,下人姜、葱爆香,随即加入鹅肉、盐、酱油、胡萝卜、桃仁、熟苡仁 (连同苡仁汁液)、盐炒匀,注入清水300ml用文火煲4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每次吃鹅肉50g。

  功效:健脾利湿,除痹缓急。用于多发性神经炎患者。

  (2)牛膝炖凤爪

  配方:牛膝lOg,黄芪20g,大枣6枚,鸡爪250g,姜lOg,葱15g,盐4g。

  制作:牛膝洗净切段,黄芪润透切片;大枣去核切片;鸡爪洗净去甲尖,姜切片,葱切段,牛膝、黄芪、大枣、鸡爪,同放炖锅内,放入姜、葱、盐,注入清水500ml。用武火烧沸,文火炖熬1小时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鸡爪50g喝汤。

  功效:补气血,通经脉。用于多发性神经炎患者。

  (3)党参麦芽茶

  配方:党参20g,麦芽15g,大枣6枚。

  制作:党参洗净切片;麦芽洗净去杂质;红枣洗净去核,切片。党参、麦芽、大枣,同放炖杯内,加水200ml,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煎煮15分钟即成。

  食法:代茶饮用。

  功效:补气血,益脾胃。用于多发性神经炎患者。

  (4)木瓜桃仁蒸石斑鱼

  配方:木瓜15g,桃仁6g,石斑鱼500g,料酒15g,姜lOg,葱15g,大蒜lOg,白糖lOg。制作:木瓜洗净切成薄片;桃仁洗净,去杂质;石斑鱼洗净去鳞、鳃、内脏。石斑鱼放在蒸盆内,加入料酒、盐、白糖,抹匀,放入姜、葱、木瓜、桃仁,注入清水300ml。蒸盆置蒸笼内,武火蒸3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功效:活血行气,补气补血。用于多发性神经炎患者。

  (5)茯苓白鹅汤

  配方:茯苓15g,黄芪30g,当归、菟丝子、川牛膝、杜仲、木瓜、白术各lOg,熟地 20g,白鹅肉500g,料酒20g,姜10g,葱15g,盐5g。制作:以上9味中药洗净,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白鹅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切 5cm大小的块;姜拍松,葱切段。白鹅肉、药包、姜、葱,同放炖锅内,加入盐,放入清水 1000ml。炖锅置武火烧沸,文火炖煮1小时即成。食法:每8小时服1次,每次服200ml汤。

  功效:

  滋补肝肾,益气补虚。用于多发性神经炎患者。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询医生。

【护理】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感染能力。

  (2)合理调整饮食,既要保障营养全面,又要防止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忌烟、酒。

  (3)避免长期接触化学毒物。对于长期服用异烟肼、苯妥英钠、氯喹、磺胺等药物的病人,一旦发现本病征兆,应立即停药。

  (4)日常护理及保健过程中肢端需保暖,又要预防烫伤。急性感染期除四肢瘫痪还可伴呼吸肌麻痹,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治疗】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最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不分季节。多发性神经炎起病可急可缓。通常始自下肢的肌力减退.并向躯干、上肢、颜面发展。同时,常有四肢远端对称性麻木、自发性酸痛等感觉异常。多数患者在起病3-15天内达最高峰,四肢呈现程度不等的弛缓性瘫痪和远端肌肉萎缩。严重者可有声嘶、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甚至呼吸困难。起病后10-25天内病情稳定,并开始恢复,患者常表现出运动、感觉及植物神经的功能障碍。四肢末梢发凉、发红、发绀,少汗或多汗,皮肤变薄嫩或粗糙,指(趾)甲变厚变脆,失去光泽,或有白色横痕;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减退或消失,或感觉过敏;四肢肌张力下降,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

【检查】

  1.脑脊液检查:正常或蛋白含量轻度增高。

  2.肌电图与神经传导速度:如果仅有轻度轴突变件,则传导速度尚可正常。当有严重轴突变性及继发性髓鞘脱失时则传导速度减慢.肌电图则有神经性异常改变。在节段性髓鞘脱失而轴突变性不显著时,传导速度变侵,但肌电图可正常;测定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有助于本病的神经源性损害与肌源性损害的鉴别,也有利于轴突病变与节段性脱髓销病变的鉴别,轴突病变表现为波幅降低,而脱髓销病变表现为神经传导速度变慢。

  3.免疫检查:对疑有免疫疾病者,可作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磷脂抗体等检测以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花矩形成试验。

  4.神经活检:神经组织活检对确定神经病损的性质和程度可提供较准确的证据。

【鉴别】

  临床上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1.周期性麻痹:无明确手套、短袜型感觉障碍,而且病程短暂,恢复迅速。

  2.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后遗症):肌肉瘫痪多数不对称,且无皮肤的感觉缺损。

  3.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可有肢端麻木及肌力减弱等多发性神经病的症状,但有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锥体束征阳性等可资鉴别。

【并发症】

  可出现肢体瘫痪、偶见节段性或传导束型感觉障碍、部分病人可出现血压不稳,心动过速和心电图异常等心血管功能障碍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