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经疾病 > 文章内容

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5 09:33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肠道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是由肠杆菌科的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菌属、枸橼酸杆菌、产气或阴沟肠杆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爱德华菌属等多种革兰阴性杆菌。

  (二)发病机制

  新生儿特别在2周以内者,脑膜炎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0%~80%,其中尤以大肠杆菌为主。病原菌来自母亲的产道或直肠。病儿多有胎膜早破、产程过长、难产、早产、体重过轻等病史。产后感染者病原菌多由患儿的呼吸道、口腔黏膜、脐部、皮肤、中耳等侵入血流,然后到达脑膜。有先天性解剖缺陷的婴儿如颅骨裂、脊柱裂、脑膜膨出或皮肤交通性窦道的婴儿,病原菌多直接经缺陷处侵入脑膜。新生儿发病者,常由于早产、损伤性分娩和母亲感染所致。新生儿时期,由于缺乏杀菌性IgM抗体,故对大肠杆菌类的感染有高易感性。婴儿和老年人由于防御功能低下,亦易发病。中年人则常发生于有基础疾病患者的晚期,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留置静脉导管、导尿管等,这样细菌就有机会进入血流,引起败血症,继而发展为脑膜炎。颅脑外伤或颅脑手术及鼻窦、乳突等灶性感染或手术,细菌可直接进入脑膜而引起脑膜炎。新生儿脑膜炎和耳源性脑膜炎常由革兰阴性杆菌引起。耳源性脑膜炎多发生于表皮样瘤(又称胆脂瘤)性中耳炎和乳突炎基础上,细菌进入软脑膜及蛛网膜而引起弥漫性化脓性炎症。致病菌常由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引起。本病可发生在各种年龄组,小儿及年轻者可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乳突炎引起,而年长者多发生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特别是表皮样瘤(又称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基础上。致病菌主要通过侵蚀的骨质进入颅内,亦可经血行感染或由岩尖炎沿内听道进入颅内。

【症状】

  与其他细菌性脑膜炎相似。但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易于误诊。这是由于新生儿的前囟、后囟、骨缝未闭,颈肌不发达,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故颅内高压的表现及颈强直的体征常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吮乳无力,吮乳减少甚至拒食,精神萎靡,呕吐,烦躁,尖叫,嗜睡,呼吸困难,发绀等。体温多不稳定,早产儿体温常不升,足月儿可有发热。儿童期起病较急,有高热、头痛、食欲缺乏、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起病时神智一般清醒,病情进展则可出现谵妄、惊厥、昏迷甚至休克。颅压明显增高时可致脑疝,出现瞳孔、呼吸和心率改变,甚至有呼吸及循环衰竭。本病极易并发脑室膜炎,是造成预后不良和严重后遗症的原因之一。有弥漫性脑膜炎者,出现高热、持续性头痛和颈强直。头痛早期局限于患侧,以后头痛加重。并波及整个头部。重者发生抽搐、昏迷等。耳源性脑膜炎常同时有血栓性静脉窦炎或脑脓肿,应予注意。有败血症者可出现黄疸、瘀点、腹胀、肝脾肿大、休克等。

  临床诊断和疑诊为脑膜炎的患者,均应及时进行腰椎穿刺作脑脊液常规、涂片和培养检查。涂片阴性时,可作鲎溶解物试验及乳酸脱氢酶测定。乳胶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检测脑脊液中细菌抗原快速、灵敏、特异性强,不受抗生素治疗影响,对诊断本病有临床意义疑诊有脑脓肿者,应及时作头颅CT,以明确诊断。

【饮食保健】

  预后:

  严重并发症是造成预后不良和严重后遗症的原因之一。

【护理】

  不同时期各种化脓菌在病因学上所占地位不同,也有明显的地理差异。以

【治疗】

  预防:

  本病预防主要是及时合理的治疗颅脑周围器官炎症和

【检查】

  腰椎穿刺作脑脊液常规、涂片和培养检查。涂片阴性时,可作鲎溶解物试验及乳酸脱氢酶测定。乳胶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检测脑脊液中细菌抗原快速、灵敏、特异性强,不受抗生素治疗影响,对诊断本病有临床意义 。

  X线检查常有乳突骨质破坏。

【鉴别】

  本病应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相鉴别。

【并发症】

  并发脑室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