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经疾病 > 文章内容

脊髓血管畸形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12:06浏览:

脊髓血管畸形
【 病史采集】
1.绝大部分在45岁以前起病,开始为局部疼痛或根性放射痛,逐渐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2.多为缓慢起病,亦可突然的卒中性发病。病程中可有症状缓解及周期性加剧的特征。
3.可有脊髓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史。
【 体格检查】
1.疼痛:可有病变部位相应的棘突压痛,神经根放射痛或神经束性远隔部位的躯干或双下肢疼痛。
2.感觉障碍:脊髓半侧受累时出现同侧深部感觉障碍及对侧痛温觉障碍;横断性受累时出现平面以下全感觉障碍。
3.运动障碍:依脊髓病变的部位和受累程度出现相应肢体的瘫痪。如颈髓病变多出现四肢瘫,胸段病变出现痉挛性截瘫,圆锥马尾部病变出现弛缓性截瘫等。
4.括约肌障碍:大小便失去控制。
5.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膜刺激征阳性。
【 辅助检查】
1.腰椎穿刺:脑脊液蛋白多有轻、中度增高,白细胞正常;Queckenstedt试验可呈现不全或完全性梗阻。
2.脊柱X线平片:椎体内迂曲的血管沟或栅栏样改变,常提示椎体及硬膜外蔓状血管畸形的存在。亦可见椎管、椎弓根距增宽,椎体、椎弓根破坏等。
3.脊髓碘油、碘水或空气造影:可见增粗、扭曲的血管影。髓内病变可显示脊髓影像增宽。
4.CT检查:平扫可显示髓内血肿和钙化,鞘内注射造影剂可见蛛网膜、硬膜下腔有异常的充盈缺损。增强扫描可显示髓内外异常血管团。
5.MRI检查:冠状位、水平位、矢状位显示蛛网膜下腔或髓内蜿蜒迂曲的低信号流空现象,能更全面认识畸形血管的部位、大小、形态及有无静脉血栓形成等。
6.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不仅能证实畸形血管的存在,而且能精确地显示畸形血管的部位、范围、形态、供血动脉、引流静脉,为进一步诊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诊 断 】
1.根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作出诊断。
2.病变可发生在脊髓的任何节段,但最常见于胸腰段,其次为中胸段,颈段少见。
3.注意与脊髓蛛网膜炎、脊髓肿瘤相鉴别。
【 治疗原则】
1.畸形血管切除术:利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病变完全切除术。更适合于脊髓背侧病变。
2.供应动脉结扎术:对脊髓腹侧或髓内的血管畸形,宜用此法处理,以减少对脊髓的损伤。
3.经皮插管栓塞供应动脉法:先作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继自导管向供应动脉注入栓塞材料,以达到消除畸形血管的目的。
4.椎板切除减压术,效果不佳,不能单独作为一种疗法,仅用于清除急性椎管内血肿。
5.放射治疗不但无益,而且可因血栓形成或肉芽增生而使病情加重,故已弃用。
【 疗效标准】
1.治愈:脊髓畸形血管基本消失,神经损害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2.好转:脊髓畸形血管部分消失,瘫痪肢体肌力提高Ⅰ~Ⅱ级,尿便功能有一定改善。
3.未愈:脊髓畸形血管未消失,症状、体征无变化。
【 出院标准】
达到治愈或好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