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经疾病 > 文章内容

遗传性共济失调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11:49浏览:

遗传性共济失调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大类中枢神经系统慢性变形疾病。共同特点是:共济失调、辩距不良、起病缓慢、进行性加重、无特殊治疗、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临床根据病损部位、程度和发病年龄分为小脑型、脊髓型和脊髓小脑型。
Marie型共济失调
【 临床特点】
1.发病年龄25~60岁;
2.首发症状为共济失调,意向震颤;
3.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痉挛步态;
4.构音障碍,言语不清,可有吞咽困难,动眼神经麻痹等;
5.脑脊液基本正常;CT、MRI可见小脑及脑干萎缩。
【 治疗原则】
无特殊治疗,胞二磷胆碱及毒扁豆碱可有一定疗效。
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
【 临床特点】
1.发病年龄5~18岁多见;
2.首发症状:双下肢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继而发展到上肢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
3.言语不清,视听力减退,反应迟钝;
4.肌无力,下肢反射消失,肌张力低,眼震,深感觉减退或消失;
5.部分病人有手、足、脊柱的骨畸形,多数病人有心脏的改变;
6.CT、MRI示脊髓、小脑和脑干有不同程度的萎缩。
【 诊断原则】
起病于儿童及少年,进展缓慢,从下肢到上肢,典型的脊髓后索、侧索及小脑症状,骨骼系统的畸形,心脏器质性损害可以确诊。
【 治疗原则】
本病无特殊治疗,内科治疗同前。严重畸形者可手术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