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经疾病 > 文章内容

面肌痉挛治疗方法介绍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20 08:28浏览:

 
要害词 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的治疗 治疗面肌痉挛 三联注射疗法


最近,又有许多患者向中国面瘫面肌痉挛治疗网提出咨询,希望系统了解目前海内外治疗面肌痉挛

的主要方法和现状。为了满意广大患者的迫切要求,我们结合文献写了这篇综述。请患者朋友们在

选择治疗方法时参考。


面肌痉挛是指一侧的面神经所支配的肌群不自主的、阵发性的、无痛性抽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无

其它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肌电图上显示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波。

面肌痉挛多发生于一侧,双侧者少见。一般认为女性多于男性,且好发于中年以后。我们的统计显

示,60%是女性,80%的患者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

面肌痉挛病因不明,但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认为原发性面肌痉挛主要是由于面神经在出脑干区受到血

管稍微持续的压迫导致髓鞘变薄,从而发生神经轴突间动作电流的短路。另外,由于面神经根处纤

维损伤变性,可引起面神经运动神经元胞体改变,同时影响面神经核团的大脑皮层区而出现跨神经

元退变,加之中枢的高兴因髓鞘脱失不能正常下传,兴奋在中枢内不断蓄积,中枢失去对兴奋的整

合功能,当电兴奋叠加到一定程度,便形成一种爆发式下传,从而使其功能发生异常,出现面肌抽

搐症状。部分患者继发于面神经麻痹。

由于对病因熟悉的局限性,目前治疗方法很多:药物治疗、封闭、面神经干梳理术、面神经根部微

血管减压术、射频温控热凝术等。


1、 药物治疗

可用镇定、安定、抗癫痛等药物,如鲁米那、安定、卡马西平等,对部分病例有效,尤其是发病初

期的病例效果较好。但必须注重其诸多的药物副作用,如嗜睡、精神抑制、粒细胞下降、药物性肝

炎、剥脱性皮炎等。曾有文献报道因治疗面肌痉挛服用卡马西平7天后出现了粒细胞下降、药物性肝

炎、剥脱性皮炎“三联症”。“三联症”如治疗不及时可以导致患者死亡。


2 、封闭

神经干封闭多用复方奎宁,经乳突前缘入路、乳突后缘入路、腮腺入路法穿刺面神经主干,注射复

方奎宁0.3一0.5m1即可。采用奎宁注射是因其有长效麻醉作用,奎宁的作用是生物碱对原生质的毒

性作用的结果,因此奎宁的作用与其对细胞的毒性成正比,其麻醉作用持久,要过几周之后神经机

能才能完全恢复,市售复方奎宁注射液是常用药物,其对注射处的组织无显著影响,很少发生水肿

与渗出及增生,仅在麻醉区的皮肤四周有轻度麻木或感觉过敏,动物试验亦同样表明,无论是将复

方奎宁注射于家兔的股神经内或股神经周围均是安全的,没有永久性的病损发现,没有不良并发症


3 、 三联注射疗法

面肌痉挛三联注射疗法,是冯周琴教授在研究国内、外治疗面肌痉挛的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

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治疗面肌痉挛的特效疗法。主要方法是根据患者面肌痉挛的详细情况,选择

性地、有针对性地、个体化地将有关药物注射于茎乳孔,耳屏前皱褶中点及面部有关运动点或使用

特别技术检测出的“敏感点”上,从而有效地缓解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三联注射疗法的突出长处是: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不易复发、简便易行、安全、治疗无

痛苦、患者乐于接受、局部副作用小、重复注射无过敏反应等。是我们治疗面肌痉挛的特色疗法。

2004年8月冯周琴教授应邀赴广州举办的全国面瘫、面肌痉挛新技术培训班上,这一新奇的特色疗法

受到了与会专家和代表的推崇和欢迎。


4 、肉毒素注射疗法

肉毒素是厌氧梭形芽胞杆菌属肉毒杆菌产生的一种大分子蛋白毒素,主要作用于运动神经末梢,抑
制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引起肌肉的麻痹。其作用时间可达数月。国外报道,有明显疗效

者达70%一90%。维持时间与症状缓解程度、并发睑下垂和鼻唇沟变浅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换言之

,疗效维持存在剂量依靠性,而与病程和痉挛的严峻程度呈负相关。但是,肉毒素是细菌毒素中毒

力最强的一种,应严格把握适当的剂量和重复注射间隔时间,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为使这种治疗方法更好、更长久地造福于患者,临床医生必须掌握好治疗的适应症,选择明确的治

疗目标,一般讲,症状越局限,累及的肌肉及运动功能越单纯,肉毒素的治疗效果越佳。应以切实

的功能改善为目标,留意权衡注射治疗后靶肌肉松弛的利弊影响,避免矫往过正。在治疗过程中遵

循个体化原则,在治疗前要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清晰,肉毒素注射治疗尚属对症措施。影响疗效的最

重要因素是准确选择注射肌肉及注射位点。原则上应尽可能将药物注射于神经肌肉接头处,必要时

需在肌电图下进行注射治疗。一次注射足量的肉毒毒素可以很快减轻或消除肌肉痉挛,而不适当的

少量多次注射则达不到预期应有的治疗效果,并致使以后的注射治疗失败。在溶解稀释过程中不可

用力冲注、摇摆,应尽量减少抽吸次数及泡沫形成,避免使用在室温下放置4小时以上的溶液,以减

少相关因素对神经毒素空间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降低药物的生物活性。肉毒素本质为异体蛋白,

具有免疫原性。在部分接受肉毒毒素重复注射的患者已检测到抗体,抗体形成的表现是对再次注射

的反应减弱。大剂量、频繁注射及年轻是产生肉毒素抗体的主要危险因素,因而倡导尽可能小的注

射剂量和尽可能长的注射间期。原则上一般注射间隔不应短于3个月。


5、面神经干梳理术

在常规局麻下面神经总干解剖法游离出约1 cm总干,在5倍手术显微镜下,用口腔科探针将

面神经干拉起,再用显微镰状刀将面神经干外膜剥脱并贯穿插人面神经干进行分束,因面神经纤维

平行排列,故极易分束,常规分成7一8束,症状重者分10束以上。有作者统计用该法治疗面肌痉挛

超过1年的患者 74例,其有效率为97.3% ,复发率2.7%。但该方法有伤口感染可能,影响美观。同

时也给患者留下程度不同的面瘫,常需3个月左右才能恢复正常。再次手术困难。


6、 面神经根部微血管减压术

自1875年Schultze在面肌痉挛病例的解剖中发现桥小脑角有动脉瘤的压迫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

为面肌痉挛系面神经在出脑干区受到血管轻微持续的压迫所致。有鉴于此,将压迫神经的血管、蛛

网膜分隔开,以解除面神经的压迫、短路现象,即可达到缓解面肌痉挛的目的。临床上常常采用局

麻下耳后4cm - 6cm长横切口,开颅骨窗2cm × 3cm“+”字切开硬脑膜,在显微镜下探查桥小脑角

,将距面神经根2mm以内的血管均视为压迫血管,即面肌痉挛的责任血管,仔细分离周围增厚、粘连

的蛛网膜,将动脉血管剥离神经根部,面神经采取不同程度梳理、刺激后,在动脉血管和神经之间

垫以聚四氟乙烯棉片。有作者统计用该法治疗面肌痉挛超过6个月的患者229例,其中224例效好,2

例无效,31例复发。该方法有脑脊液耳漏、皮下积液、同侧听力减退。

我们曾用三联注射疗法治疗过多例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的面肌痉挛病例,其中不乏有引起手术同侧

永久性耳聋者。因此,尽管有作者强调这种疗法的有效性,在决定要接受这种手术治疗时,一定要

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7、射频温控热凝术

射频温控治疗面肌痉挛是通过射频针尖的不同温度变化对面神经总干施加创伤,损伤和离

断部份纤维,对中枢来的神经冲动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因为射频针尖的温度是可控的,不仅部分破
坏了面神经干的完整性,而且保持了面神经干的连续性,从而使部分面神经纤维失去功能,部分纤

维维持正常功能,所以面神经的破坏程度可根据面肌痉挛减轻、消失、面瘫出现程度来调整,这也

是射频治疗面肌痉挛的一大优点。假定时间固定,温度越高对面神经的毁损越甚,临床上止痉效果

越好,但面瘫程度越严重,反之亦然。Tomokatsu等报告27例面肌痉挛患者经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后

症状均全部消失,有60%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面肌无力,但在4个月后面肌无力症状消失,追踪

观察 1年半,有2例面肌痉挛复发。射频治疗面肌痉挛成功的关键是要严格按穿刺方向和角度进针,

刺中面神经主干。假如方波刺激电压越小,说明正确性越高,开机热凝的温度就越低,时间就越短

,否则温度太低,时间太短就达不到治疗效果。反之,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则轻易导致毁损灶过大

而形成永久性面瘫。临床上方波刺激电压在0.1~0.6伏特时可开机热凝,温度在50~80℃经30~60

秒的热凝通常可使痉挛停止。这种治疗方法有听力减退的并发症,而且也有不同程度的面瘫、再次

手术困难等问题。

当面部受到风寒,风湿侵袭(如夜间睡眠时吹风,着凉)或面神经受到病毒感染时,均可引起面神

经的水肿、缺血及炎症变化,而狭窄的骨性管道对肿胀的面神经又起到压迫作用,更加重了面神经

的损伤,结果便发生了面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