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经疾病 > 文章内容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20 07:54浏览: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疾病概述
脑内的血管破裂出血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

(1)颅内动脉瘤,40~60岁好发。

(2)动静脉血管畸形,20~30岁好发。

此外还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烟雾病、脑外伤等次要原因。有约1/10的病人原因不明。诱发因素有高血压、排便用力、咳嗽、抬举重物、情绪激动等等。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忽然发生,不分昼夜。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经及时抢救治疗基本上可完全恢复健康,不遗留任何后遗症。
疾病分类 神经外科
疾病描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忽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腔的统称。它并非是一种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其中70%-80%属于外科范畴。临床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
症状体征
1.出血症状发病前多数病人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因。发病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半数病人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等。以一过性意识障碍多见,严峻者呈昏迷状态,甚至出现脑疝而死亡。20%出血后有抽搐发作。有的还可出现眩晕、项背痛或下肢疼痛。脑膜刺激征明显,常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2天内出现。多数病人出血后经对症治疗,病情逐渐稳定,意识情况和生命体征好转,脑膜刺激症状减轻。颅内动脉瘤在首次破裂出血后,如未及时适当治疗,部分病人可能会再次或三次出现再出血者约占本病的1/3。

2.脑神经损害以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常见,占6%-20%,提示存在同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或大脑后动脉动脉瘤。

3.偏瘫 在出血前后出现偏瘫和轻偏瘫者约占20%。由于病变或出血累及运动区皮质和其传导束所致。

4.视力视野障碍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沿视神经鞘延伸,眼底检查可见玻璃体膜下片块状出血,发病后1小时内即可出现,这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力证据。出血量过大时,血液可浸入玻璃体内,引起视力障碍。10%~20%可见视乳头水肿。当视交叉、视束或视放射受累时产生双颞偏盲或同向偏盲。

5.约1%的颅内动静脉畸形和颅内动脉瘤可出现颅内杂音。部分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后数日可有低热。
疾病病因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和脑(脊髓)血管畸形,约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70%,前者较后者多见。其他原因有动脉硬化、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烟雾病)、颅内肿瘤卒中、血液病、动脉炎、脑炎、脑膜炎及抗凝治疗的并发症,但均属少见。
病理生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腔所致。
诊断检查
1.头部CT 诊断急性SAH正确串几近100%,显示脑沟与脑池密度增高。颈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以大脑外侧裂最多。大脑中动脉瘤破裂血液积聚患侧外侧裂,也可流向环池、纵裂池。基底动脉瘤破裂后,血液主要聚积于脚间池与环池四周。出血后第一周内CT显示最清楚,1~2周后出血则逐渐吸收。另外,CT可见脑(室)内血肿,脑积水,脑梗死和脑水肿。加强CT还可显示脑血管畸形和直径大于1.0cm的动脉瘤。

2.头部MRI 发病后一周内的急性SAH在MRI很难查出。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是非创伤性的脑血管成像方法,对头颈及颅内血管性疾病可作为诊断的筛选手段。

3.脑血管造影是确定SAH病因必须的重要手段,对SAH病人应视为常规检查。尽早的脑血管造影检查,能及时明确动脉瘤大小、部位、单发或多发,有无血管痉挛;动静脉畸形的供给动脉和引流静脉,以及侧支循环情况。对怀疑脊髓动静脉畸形者还应行脊髓动脉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脑血管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4.腰椎穿刺对CT已确诊的SAH不再需要作腰穿检查;因为伴有颅内压增高的SAH,腰穿可能诱发脑疝。如为动脉瘤破裂造成的SAH,腰穿有导致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危险。
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出直急性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可应用止血剂。头痛剧烈者可给止痛、镇定剂,并应保持大便通畅。当伴颅内压增高时,应用甘露醇溶液脱水治疗。

2.尽早病因治疗,如开颅动脉瘤夹闭,动静脉畸形或脑肿瘤切除等。
疾病防备
避免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因。
用药安全
1、多发生于45-65岁;

2、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致命的病因,必须及时、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有效治疗;

3、控制再出血,防控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能够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4、绝对卧床休息,时间一般不少于1个月,并要注重控制情绪,避免精神激动和用力排便,尽量减少探视和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