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经疾病 > 文章内容

末梢神经炎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19 21:51浏览:

       本病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末梢神经损害的总称,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故亦称多发性神经炎或多发性四周神经炎。
常见有以下几种:
一、中毒:
如铅、砷、汞、磷等重金属,呋喃西林类、异烟肼、链霉素、苯妥英钠、卡马西平、长春新碱等药物以及有机磷农药等有机化合物。
二、营养代谢障碍:
如B族维生素缺乏、糖尿病、尿毒症、慢性消化道疾病、妊娠等。
三、感染:
常伴发或继发于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如痢疾、结核、传染性肝炎、伤寒、腮腺炎等,少数可因病原体直接侵犯周围神经所致,如麻风神经炎等。
四、过敏、变态反应:
如血清治疗或疫苗接种后神经炎等。
五、其它:
如结缔组织疾病,遗传性疾病如腓骨肌萎缩症、遗传性共济失调性周围神经炎(Refsum病)、遗传性感觉性神经根神经病等。此外,躯体各种癌症也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且可在原发病灶出现临床症状之前数月发生,应引起警惕。
除少数病因(如麻风)所致者周围神经有炎性改变外,病理改变主要是周围神经的节段性脱髓鞘改变和轴突变性,或两者兼有。少数病例可伴有神经肌肉连接点的改变。
本病由于病因不同,起病可急可缓。主要临床表现为以肢体远端为著的对称性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且常以下肢较重。
一、感觉障碍:
初期常以指(或趾)端烧灼、疼痛、发麻等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等刺激症状为著,逐渐出现感觉减退乃至消失。感觉障碍的分布呈手套或袜套式。少数病人可有深感觉障碍。腓肠肌等处常有压痛。
二、运动障碍:
表现为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个别病因(如呋喃西林)所致者反射可活跃。久病后可有肌萎缩。
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肢端皮肤发凉、苍白、潮红或轻度发绀,少汗或多汗,皮肝变薄变嫩或粗糙,指(趾)甲失去正常光泽、角化增强等。
由于病因不同上述三组症状表现可有差异。如由呋喃西林类中毒、砷中毒等引起者,疼痛常较剧烈;糖尿病引起者有时肌萎缩较显。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也不一致,轻者可仅有肢端疼痛、麻木而无感觉缺失或运动障碍,重者也可有肢体瘫痪。预后一般较好。恢复多从肢体远端开始。
根据对称性肢体远端为著的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特点,本病诊断不难。有时需作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或神经、肌肉活检帮助诊断。病因诊断需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特点和有关的化验检查结果等确定。部分病人可能找不到明确的病因。
鉴别诊断方面应注重排除下列疾病。
一、红斑性肢痛症:
由于血管舒缩机能障碍致肢端小血管阵发性扩张引起的疾病。以双下肢多见,表现为肢端剧痛,局部皮温增高、发红、多汗或轻度凹陷性水肿。发作时将患肢浸于冷水中疼痛可减轻或缓解,受热后血管扩张可使症状加重。
二、雷诺病:
本病由于肢端小血管间歇性收缩或痉挛致局部缺血引起。以双上肢多见表现为双侧手指苍白、发凉、麻木、烧灼感,也可因继发性毛细血管扩张而呈青紫色。晚期可发绀、溃烂。严寒时因血管收缩可使症状加重。
三、癔病性肢体麻木:
常由精神因素发病,肢体麻木程度、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且有其它癔病症状。腱反射多活跃,套式感觉障碍范围常超过肘、膝关节,或边界变化不定。
如何治疗:
应以防备为主,如加强劳动保护,预防金属和农药中毒,尽量少用呋喃类药物(如需要服用时,可同时加服维生素B族药物)等。如发现有神经症状和体征时,应尽快解除病因,改善神经营养功能,并增强体质。如重金属所致者,可使用解毒剂,如二巯基丁二酸钠(0.5~1 .0g加入注射用水20ml静注1/日),5~10次为一疗程;营养代谢障碍所致者,应寻找营养障碍原因并予以相应处理;由糖尿病引起者应同时治疗糖尿病。药物治疗可使用神经营养代谢药和血管扩张药以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可参阅上节面神经炎。

临床引起末梢神经炎的原因有多种:感染性、营养缺乏及代谢障碍、中毒性(工业中毒、药物中毒、金属中毒),其他如感染后、变态反应、癌原性以及遗传性等。像您这种情况就是药物中毒引起的末梢神经炎。治疗可用营养神经的药物,主要是维生素B族的药物,可肌肉注射维生素B1100毫克,维生素B12500微克,每日一次,三磷酸腺苷2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一次。也可口服片剂弥可保500毫克,每日三次。另外可用活血药改善末梢循环。还可用针灸及中药洗剂治疗,平时应留意保暖。

多发性神经炎全称是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又叫格林一巴利综合征(GB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损害多数周围神经末梢、从而引起肢体远端对称性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可能与某些感染和自体免疫有关,好发于夏秋两季,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壮年较多见。本病以四肢麻木、软瘫为主要特征。
(1)临床表现
起病可急可缓。通常始自下肢的肌力减退.并向躯干、上肢、颜面发展。同时,常有四肢远端对称性麻木、自发性酸痛等感觉异常。多数患者在起病3-15天内达最高峰,四肢呈现程度不等的弛缓性瘫痪和远端肌肉萎缩。严峻者可有声嘶、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甚至呼吸困难。起病后10-25天内病情稳定,并开始恢复,
患者常表现出运动、感觉及植物神经的功能障碍。四肢末梢发凉、发红、发绀,少汗或多汗,皮肤变薄嫩或粗糙,指(趾)甲变厚变脆,失去光泽,或有白色横痕;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减退或消失,或感觉过敏;四肢肌张力下降,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
(2)理化检查
脑脊液检查:第二周起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即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肌电团检查:显示下运动神经元性损害征象及运动传导速度减慢。
(3)治疗
西医治疗
①针对各种可能存在的病因,如感染,重金属或其他毒物、药物中毒,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感染,可用抗生素及中药;药物中毒需多进饮料,保持大便通畅,严重者需补液、洗胃;毒物中毒用解毒剂等。②服用大量维生素B1、B2,改善神经营养。③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一般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以期抑制炎症发展,减轻症状。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有时发病极为凶猛,一开始就可出现四肢瘫痪和呼吸肌麻痹,伴有青紫、呼吸困难、因此需立刻给氧。进行人工辅助呼吸,并送医院抢救,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术。
中医治疗
可口服中成药大活络丸,每次 1丸,日服2
次。虎潜丸,每次1丸,日服2次。
针灸
上肢取肩、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三阴交。急性期用泻法,恢复期宜平补平泻法,或加灸。

物理疗法:红外线、超短波、离子透入、电冲击等。
体育疗法:加强功能锻炼,强壮萎废的肢体。
(4)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儿童患者补液应严格控制,防止发生心衰。卧床患者注意翻身、拍背,瘫痪严重者防止足下垂及褥疮。对瘫痪肢体早期即进行被动活动。
(5)预防
增强体质,防止感冒及其它感染性疾病。注意环境及个人卫生,防止疾病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