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经疾病 > 文章内容

肌电图(资料)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19 21:25浏览:

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应用电子学仪器记录肌肉静止或收缩时的电活动,及应用电刺激检查神经、肌肉高兴及传导功能的方法。英文简称EMG。通过此检查可以确定四周神经、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
通过测定运动单位电位的时限、波幅,安静情况下有无自发的电活动,以及肌肉大力收缩的波型及波幅,可区别神经原性损害和肌原性损害,诊断脊髓前角急、慢性损害(如脊髓前灰质炎、运动神经元疾病),神经根及周围神经病变(例如肌电图检查可以协助确定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范围和预后)。另外对神经嵌压性病变、神经炎、遗传代谢障碍神经病、各种肌肉病也有诊断价值。此外,肌电图还用于在各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追踪疾病的恢复过程及疗效。
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作肌电图的自动分析,如解析肌电图、单纤维肌电图以及巨肌电图等,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肌电图检查多用针电极及应用电刺激技术,检查过程中有一定的痛苦及损伤 ,因此除非必要,不可滥用此项检查。另外,检查时要求肌肉能完全放松或作不同程度的用力,因而要求受检者充分合作。对于某些检查,检查前要停药,如新斯地明类药物应于检查前16小时停用
记录肌肉动作电位的曲线(电描记图)称为肌电图。缩写为EMG。实际使用的描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表面导出法,即把电极贴附在皮肤上导出电位的方法;另一种是针电极法,即把针电极刺入肌肉导出局部电位的方法。用后一种方法能分别记录肌肉每次的动作电位,而根据从每秒数次到二、三十次的肌肉动作电位情况,发现频率的异常。应用肌电图还可以诊断运动机能失常的原因。寻常所用的针电极称为同心电极,它是把细针状电极穿过注射针的中央,两者绝缘固定制成的。

肌电图的正常值

严格地说,每个实验室应有自己的正常值。目前尚未建立有自己的正常值的单位,可参考表1—3中所列的正常值,但应力求检查方法一致。

B.3.1 肌电图正常值

B.3.1.1 插入活动:针极插入后放电持续不超过2s。

B.3.1.2安静时一般不出现自发电位(纤颤波、正锐波)。(约4.3—10%的正常肌肉可于一个部位出现自发电位。)

B.3.1.3 运动单位平均时限:20个运动单位的平均时限的正常值见表B1。

B.1 20个运动单位平均时限正常值 ms

年龄

肱二头肌

[2] [1]

肱三头肌

[1]

指总伸肌

[1]

拇短展肌

[2][1]

第一骨间肌

[2][1]

小指展肌

[2][1]

胫骨前肌

[2][1]

腓肠肌

[1]

趾短伸肌

[1]

18

11.1 9.8

11.4

9.0

9.4 9.2

9.3 9.8

10.0 9.2

12.2 12.1

9.2

9.2

20

11.2 10.0

11.6

9.2

9.4 9.2

9.3 10.0

10.1 9.2

12.3 12.3

9.4

9.4

25

11.3 10.3

11.9

9.5

9.6 9.5

9.5 10.3

10.2 9.2

12.5 12.7

9.7

9.7

30

11.4 10.6

12.0

9.8

9.7 9.8

9.8 10.6

10.4 9.3

12.7 13.1

10.0

10.0

35

11.5 10.9

12.1

10.0

9.9 10.0

9.8 10.9

10.5 9.3

13.0 13.4

10.2

10.2

注:表中各栏正常值分别来自[1]Ludin HP(汤晓芙等译):实用肌电图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2]汤晓芙等:10名正常人的肌电图所见。中华医学杂志1984,64(2):91

B.3.1.4 多相电位百分数:运动单位的位相在5相或5相以上者为多相电位。一般肌肉的多相电位不超过20%,三角肌不超过25%,胫骨前肌不超过35%。

B.3.1.5 大力收缩时呈干扰相。

B.3.1.6 影响运动单位电压的因素较多,可根据各实验室的正常值进行判定。

B.3.2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值见表B2

B.3.3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值见表B3

B.4 神经源性损害的判断标准

B.4.1 肌电图

B.4.1.1 在一块肌肉3个部位出现自发电位(纤颤波、正锐波)。

B.4.1.2 小力收缩时20个运动单位平均时限较相应年龄组正常值延长20%以上。

B.4.1.3 小力收缩时多相电位百分数增多,一般肌肉20个运动单位中超过20%,三角肌超过25%,胫骨前肌超过35%。

B.4.1.4 大力收缩时呈混合相或单纯相。

以上4项中必须具备头2项之一,参考其它两项,方可定为神经源性损害。

B.4.2 神经传导速度

具备下列之一者,可定为神经源性损害:

B.4.2.1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超过正常平均值-2个标准差)。

B.4.2.2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超过正常平均值-2个标准差)或远端运动潜伏期延长(超过正常平均值+2个标准差)。

B.4.2.3 感觉电位波幅下降(超过正常平均值-2个标准差)。

B.4.2.4 诱发运动电位波幅明显下降(低于lmV)或波形明显复杂者(超过4相者)

B.2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30℃以上

神经

年龄

神经数

刺激电极

记录电极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s)

远端潜伏期(ms)

远端

近端

均值±标准差

范围

均值±标准差

范围

正中神经

20~55

50

腕部(表面)

肘部(表面)

拇指展肌(针极)

61.7±1.1

52.0~73.3

3.5±1.1

2.8~4.4

17~61

46

腕部(表面)

肘部(表面)

拇指展肌(表面)

60.28 ± 5.27

3.63 ± 0.56

神经

20~55

50

腕部(表面)

鹰嘴窝(表面)

小指展肌(针极)

59.8 ± 1.1

50.0~71.2

2.4 ± 1.2

1.8~ 3.1

17~61

47

腕部(表面)

鹰嘴窝(表面)

小指展肌(表面)

61.18±5.89

3.07±0.61

30~64

60

腕部(表面)

鹰嘴窝(表面)

小指展肌(表面)

67.0 ± 10.99

2.9 ± 0.54

腓总神经

20~55

50

踝部(表面)

腘窝外(表面)

趾短伸肌(表面)

56.2 ± 1.2

37.5~83.9

3.8 ± 1.2

2.8~ 5.0

17~61

50

踝部(表面)

腘窝外(表面)

趾短伸肌(表面)

55.68 ± 5.32

4.53 ± 0.70

30~64

60

踝部(表面)

腘窝外(表面)

趾短伸肌(表面)

51.4 ± 5.62

3.3 ± 1.03

神经

17~61

45

踝部(表面)

腘窝(表面)

小趾展肌(表面)

49.24 ± 6.64

4.82 ± 0.95

胫后神经

20~55

32

踝部(针极)

踇展肌(针极)

4.2 ± 1.2

3.1~5.6

注:资料来源——[1]卫生研究1984,13(4):1 [2] 中华医学杂志1977,57(6);374 [3]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2,15(2):78表中数值来源[1]为几何均数外,余均为算术均数。

B.3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记录电极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s)

近端感觉单位

皮温

资料

来源

远端

近端

均值±标准差

范围

潜伏期(ms)

(自波形起始处)

波幅(μV)

(峰至峰)

均值±标准差

范围

均值±

标准差

范围

正中神经

20~55

50

神经

年龄

神经数

刺激电极

54.4 ~ 78.8

2.0±1.1

1.7 ~2.5

12.1±1.5

>5.3

30℃以上

[1]

30~64

60

16.6±9.33

30℃以上

[2]

神经

20~55

50

50.3~87.7

2.0±1.1

1.8~2.2

12.7±1.5

>5.6

30℃以上

[1]

腓肠神经

20~55

50

外踝

(表面)

小腿后侧踝上14cm(表面)

58.9±1.1

48.3~71.8

2.3±1.1

1.95~2.90

6.4±2.0

>1.6

30℃以上

[1]

胫后神经

20~55

32

踇指

(环形)

内踝

(针极)

42.5±1.3

26.2~68.8

2.4±2.1

>0.6

30℃以上

[1]

30~64

60

踇指

(环形)

内踝(针极皮下)

46.6

4.1

30℃以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