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神经疾病 > 文章内容

面瘫--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03 18:18浏览:

面神经核的核上支配

面神经为第7对颅神经,是混合神经,由特别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成分)、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特别内脏感觉纤维及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四种成分组成,分为粗大的运动根和较细小的感觉根(中间神经)。均起自脑桥,位于展神经的外侧,在橄榄体与小脑下脚之间隐窝外侧出脑。

运动根由面神经核内神经元的轴突组成,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经过内耳道至中耳乳突部,分布于镫骨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和表情肌。

感觉根即中间神经,因其在脑桥小脑角处居于面神经运动根与前庭蜗神经之间而出名。感觉部分始于膝状神经节,传入纤维经中间神经入孤束核,四周支循鼓索神经到达舌,司舌前2/3的味觉。感觉部分所含副交感神经的传出纤维起自上涎核,出脑干后并入中间神经,在膝状神经节内与感觉神经纤维混合,最后经鼓索神经与舌神经伴行至颌下神经节,司颌下腺和舌下腺分泌。岩小神经的副交感成分进入耳神经节支配腮腺的分泌。分布至泪腺的副交感神经离膝状神经节后,形成岩大神经,经蝶腭神经节后伴随三叉神经的上额神经到达泪腺。

面神经核团
面神经核位于疑核上方、展神经核腹外侧的网状结构中。自其背侧发出纤维,向背内侧行至第四脑室底膜的深面,从内侧绕过展神经核上部底背侧,形成面神经膝,然后在展神经核外侧向腹外侧行,并稍向尾侧,自脑桥小脑角出脑,全长约3~4mm。面神经核接受多种传入纤维。

①皮质脑干束 研究表明猫的皮质脑干束多不直接止于面神经核;电生理的研究也表明,大多数纤维是间接的终止,但也有一些直接终止的纤维。人的皮质脑干束内有部分纤维直接止于面神经核,而且,是止于对侧的外侧亚核(支配口周围诸肌的细胞)、双侧的中间及内侧亚核(额肌和眼周围诸肌的运动神经元)。这些纤维控制表情肌的随意运动。
②红核延髓束 根据对兔、猫及猴的研究,这些纤维是交叉的,只支配一部分面神经核。
③顶盖延髓束 始于上丘,与强光刺激引起的闭眼反射有关
④二、三级听纤维主要来自上橄榄核簇,与镫骨肌反射和听刺激引起的面肌反射有关。
⑤三叉二级纤维 主要与角膜反射及三叉-面肌反射有关。
⑥二级内脏传入 来自孤束核,与吸吮反射等内脏刺激引起的面肌活动有关。
⑦网状传入 网状核团至面神经核的联系或许是上述各种传入的一条间接通路。

面神经核群
面神经运动核:位于脑干被盖前外侧部长约4mm属于非凡内脏运动神经核上涎核:散在于脑干网状结构外侧部,属于副交感神经核
孤束核:位于脑桥中下部背外侧的网状结构中,属于内脏感觉神经核

面神经核及核下的运动通路
面神经的运动纤维起始于面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可以分为两半,上半部支配额肌、上部面肌、颧肌和眼轮匝肌的上半部;下半部支配眼轮匝肌的下半部、下部面肌及颈阔肌。

面神经分段(根据面神经的解剖行程与颞骨结构的关系,可将面神经分为6段。)
1.小脑脑桥角段
面神经离开脑桥后,跨过桥小脑角会同位听神经抵达内耳门,长约23-24mm。

2.内耳道段
面神经从内耳门入口处到内耳道底进入面神经管前的一段,长约7-8mm。该段内有中间神经加入面神经。
损伤时典型症状:面神经支配的肌肉(表情肌)的周围性运动瘫,伴重听或耳聋和前庭反射减低。

3.迷路段(岩骨内段)
于内耳道底的前上方进入面神经管,向外走于前庭与耳蜗之间到达膝神经节,该段最短,约3-4mm长。
该段损伤时典型症状:表情肌周围性运动瘫,味觉障碍、泪腺和唾液腺分泌障碍。

4.鼓室段(水平段)
自膝状神经节起向后并微向下行,经鼓室内壁的骨管(前庭窗上方,外半规管下方),到达鼓室后壁锥隆起平面,长约8-12mm。该段内有面神经隐窝(窝深约2.5mm,宽约1-2mm,高约0.5-1.0mm),其内侧面是面神经垂直段的起始部,外侧是鼓索神经和鼓环,上方为砧骨窝,下方为鼓索隆突与锥隆突之间形成的鼓索嵴,后壁为乳突前壁的一部分。该窝是进行面神经水平段减压术的重要进路。面神经在此段的主要分支有岩大神经、岩外神经和岩小神经,都从膝状神经节的前方发出。
此段损伤时典型症状:表情肌周围性运动瘫,味觉障碍、唾液腺分泌障碍和听觉过敏。

5.乳突段(垂直段)
自鼓室后壁锥隆起向下达茎乳孔处。全长约15-20mm。从此段发出的神经主要有:①镫骨肌神经,从垂直部起始处发出,向上向前行。②鼓索神经,通常在垂直部下1/3发出,但变异较多。可在镫骨肌神经下方1-2mm发出,也可在距茎乳孔3-4mm发出。③到迷走神经的耳支。④耳后支。⑤二腹肌支。⑥茎突舌骨肌。
此段损伤时典型症状:表情肌周围性运动瘫,味觉障碍和唾液腺分泌障碍。

6.周围段(颞骨外段)
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到表情肌的所有分支,几乎都是纯运动神经。
该段损伤时典型症状:表情肌周围性运动瘫。

面神经的分支
通常以内耳门和茎乳孔为界将面神经分为颅内、管内和管外三部分。
面神经的颅内段没有分支,管内的主要分支有岩大神经、膝鼓室支及与其相延续的岩小神经、鼓索神经和镫骨肌神经等分支。

面神经管内分支
一、岩大神经:含有副交感节前神经纤维,自膝神经节分出,至翼腭神经节,在节内换神经元后,自节发出副交感节后神经纤维分布于泪腺和鼻、腭部粘膜腺,支配腺体分泌。。
二、镫骨肌神经:起自面神经垂直段的上段,是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于鼓室后壁经锥隆起后侧发出的分支,治理镫骨肌的收缩运动
三、鼓索神经:是面神经的重要分支,起自面神经垂直部的中下段,由面神经管进入鼓室后,沿鼓膜内面前行,之后出鼓室,至颞下窝,加入舌神经,其中的特殊内脏感觉纤维随舌神经分布于舌前2/3粘膜的味蕾,感觉味觉。鼓索内还含有副交感节前神经纤维,在下颌下神经节换元后,自节发出副交感节后纤维,分布于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管理两腺的分泌。
四、岩小神经:该神经从解剖关系上看,实际上是舌咽神经的节前纤维,含腮腺分泌纤维。它接受由面神经膝状神经节的一个完全由内脏传出纤维组成的连接支-膝鼓室支,与岩小神经结合后进入舌咽神经的耳神经节。

面神经管外分支
均由特殊内脏运动纤维组成。面神经出茎乳孔向前进入腮腺实质,并分支互相交织组成腮腺丛。该丛于腮腺前缘处呈辐射状发出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五组分支,支配面肌。
①颞支 离腮腺上缘,斜越颧弓,常为三支,支配额肌、皱眉肌、眼轮匝肌上部、耳前肌和耳上肌。受损后同侧额纹消失,眉毛不能上抬,不能皱眉。
②颧支 由腮腺前端穿出。为3~4支,至眼轮匝肌、颧肌。受损后造成眼睑不能闭合或下睑下垂。
③颊支 出腮腺前缘,为3~4支,至鼻肌、颊肌、口轮匝肌及其他口周围肌。损伤后则出现鼻唇沟变浅或消失,鼻翼不能上抬,鼻孔不能张大,上唇运动力减弱或发生偏斜,鼓腮漏气等体征。
④下颌缘支 从腮腺下端穿出后,行于颈阔肌深面,越过面动、静脉的浅面,沿下颌下缘向前,至口角肌、下唇诸肌及颏肌。损伤后导致口角歪斜、流涎。
⑤颈支 由腮腺下端穿出,在下颌角四周至颈部,在颈阔肌深面向前下,支配该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