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医学 > 文章内容

心脏叩诊检查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7-14 09:13浏览:

1.职业素质(2分)

(1)体检前向被检者告知。与被检者沟通时态度和蔼,体检中动作轻柔,能体现爱护被检者的意识。体检结束后能告知,有体现关爱被检者的动作。(1分)

(2)着装整洁,仪表举止大方,语言文明,体检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1分)

2.检查者站位及被检者体位(0.5分)

检查者站于被检者前面或右侧,请被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前胸部。

3.间接叩诊手法。(1分)

4.心脏相对浊音界叩诊(2分)

(1)仰卧位检查时,检查者板指与肋间隙平行;坐位检查时,检查者板指应与肋间隙垂直、与心缘平行(两种体位检查任选一种)。

(2)板指每次移动的距离不超过0.5cm,当叩诊音由清音变浊音时为该肋间的心脏相对浊音界,做标记。

5.叩诊顺序:先左后右、由下而上、由外向内。(2分)

(1)先叩左界:找到心尖搏动最强点(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cm)所在的肋间开始,从其外2~3cm处开始由外向内叩诊。心尖搏动不能触及时,则以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2~3cm处开始,其余各肋间从锁骨中线开始,逐肋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由清变浊时作出标记。

(2)再叩右界:先叩出肝上界(第5肋间),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第4肋间),从右锁骨中线由外向内叩出由清变浊处,作出标记。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3)将心浊音界标记点画成连线。

6.先用直尺测量左锁骨中线至胸骨中线间的垂直距离,再测量各标记点与胸骨中线的垂直距离。(0.5分)

正常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8~10cm。)

7.考官提问(2分)

心前区触及连续的震颤的临床意义?

答:见于动脉导管未闭。

注:

1.宜采取轻叩诊法,注意叩诊的力度要适中和均匀,叩诊节奏不要过快。

2.板指每次移动的距离不超过0.5cm。

3.叩诊心界是指心脏的相对浊音界,反映心脏实际大小。

4.左心界从心尖搏动最强点所在肋间的外侧2~3cm处间开始叩诊。其余各肋间沿锁骨中线由外向内进行叩诊。心尖搏动不能触及时,从左第5肋间开始。

5.右侧心界叩诊要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上一肋间开始叩诊。

6.注意叩诊手法及叩诊顺序。

7.常见错误

(1)缺乏爱伤意识,没有搓热双手,叩诊结束后忘记将标记点擦除。

(2)上、下、左、右顺序错误。正确的应该是:先左后右,由下而上,逐肋叩诊,由外向内。

(3)移动距离过大,板指每次移动的距离不应超过0.5cm。

(4)最后结果与正常值相差甚远。

(5)未测量左锁骨中线至胸骨中线的距离。

(6)基本功不扎实,未能叩出清音变浊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