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述
正常的尿液呈中性或弱酸性,尿液pH改变可受疾病、用药和饮食的影响。尿液酸碱度反映了肾脏维持血浆和细胞外液正常氢离子浓度的能力,人体代谢活动所产生的非挥发性酸,如硫酸、磷酸、盐酸及少量丙酮酸、乳酸、枸橼酸和酮体等,主要以钠盐形式由肾小管排出;而碳酸氢盐则重吸收。肾小管分泌氢离子与肾小球滤过的钠离子交换,因此,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流量可影响尿酸碱度。
参考范围:干化学试带法晨尿pH5.5—6.5
随机尿pH4.5—8.0
(二)临床意义
1.增高
(1)疾病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高钾血症、感染性膀胱炎、长期呕吐、草酸盐和磷酸盐结石症、肾小管性酸中毒。
(2)用药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乳酸钠、氨丁三醇等,使尿液pH增高。
2.降低
(1)疾病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尿酸盐和胱氨酸结石、尿路结核、肾炎、失钾性的代谢性碱中毒、严重腹泻及饥饿状态。
(2)用药应用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氯化铵等,使尿液pH降低。